專業服務保牌子
通江銀耳,皇家貢品,馳名中外。
為保護通江食用菌品牌,整合技術力量,再創新品牌,通江縣成立銀耳發展辦公室、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對全縣食用菌產業的規劃、宣傳、科研與技術推廣提供專業化服務。
通江確立了“銀耳作王牌、木耳攻單產、香菇上品牌、蘑菇擴規模、菜菌作補充”的發展思路,食用菌品類發展到10多個,從皇家貢品逐步走上百姓餐桌。
強化品牌創建與保護,通江銀耳、香菇、木耳生產基地獲得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和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識使用權,被錄入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名錄。山霸王牌黑木耳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名牌產品稱號”;2009年,通江縣銀耳公司的“雪花”注冊商標被認定為“四川老字號”和四川省著名商標。
合作攻關開發新品牌,與四川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省農科院、川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先后開發了銀耳飲料、銀耳羹、銀耳酒、銀耳化妝品、銀耳降脂膠囊等4大類20多個品種。通江縣銀耳科研所自主研發的段木銀耳短段木熟料四季栽技術居國內先進水平。
2009年以來,通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的實施,全縣初步建立了以縣銀耳科研所和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通江銀耳公司、山霸王公司、綠野公司等3個龍頭企業與碧山、官田壩、大巴山、土墻坪、仙人嵌食用菌協會等5個農民專合組織為輔的技術服務網絡,形成了“科研推廣機構+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鏈條。
全縣以銀耳科研所為依托,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專家隊伍,培養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食用菌土專家300多人、農民技術人員1000余人,基本實現了技術、信息、物資、市場全方位服務。
2010年,在碧山、土墻坪、大巴山等5個專業合作社和銀耳公司等3家龍頭企業的基地建立了食用菌專業植保隊、專業技術指導隊,開展了統防統治和承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