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大連:勿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無特效藥死亡率極高


    【發布日期】:2014-07-30  【來源】:央廣網  【作者】:張四清 賈鐵生 通訊員:李成芝
    【核心提示】:由于菌種的變異等原因,可能發生形態改變,致使以前無毒的野生鮮蘑菇染上毒素成為毒蘑菇,即使是植物研究專家也無法僅憑肉眼和經驗來判定是否有毒,極可能發生誤采、誤食,造成中毒。
      入夏以來,大連市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大,空氣潮濕,導致野生菌類大量生長繁殖,近海(江、河)因地表水污染,進而污染近海(江、河)貝類。據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已陸續報道了多起因采食野生鮮蘑菇、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事件。
      專家介紹,大連市有野生蘑菇200多種,其中可致命的主要有白毒傘、鱗柄白毒傘和鹿花菌等,其毒性均為肝腎損害型,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死亡率極高。為加強預防食用野生鮮蘑菇中毒,2006年大連市政府印發了《關于禁止銷售野生鮮蘑菇的通告》(大政發[2006]72號),在全市范圍內全面禁止銷售野生鮮蘑菇。今年,大連市食安辦已于6月初在新聞媒體發布了預防野生鮮蘑菇中毒警示,各區市縣及相關部門開展了宣傳工作。通過分析,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安全意識薄弱,僥幸心理作祟。大連市雖多次進行宣傳及發布警示,禁止食用野生鮮蘑菇,但百姓對此認識仍然不夠,仍存在一種憑經驗采摘、食用就沒有問題的僥幸心理。二是野生鮮蘑菇變異,極難辨別。由于菌種的變異等原因,可能發生形態改變,致使以前無毒的野生鮮蘑菇染上毒素成為毒蘑菇,即使是植物研究專家也無法僅憑肉眼和經驗來判定是否有毒,極可能發生誤采、誤食,造成中毒。三是濕度、溫度適宜,野生鮮蘑菇產量增加。四是經濟及市場影響,中毒人員中有80%是外來務工人員及城市周邊農民等低收入群體。
      近日有媒體報道福州羅源一名女性因吃了六兩麥螺中毒昏迷的事件。麥螺學名織紋螺,俗名尖螺、海絲螺、海獅螺或白螺,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螺體細長,長度約1厘米,寬度約0 .5厘米。引起織紋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體內常會積聚赤潮海水中的有毒菌群以及河豚毒素。其中,河豚毒素是劇毒的非蛋白質神經毒素,0.5mg即可致人死亡。
      為了您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連市食安辦再次提醒廣大城鄉居民、來連游客和外來務工人員,不采食野生鮮蘑菇,不食織紋螺。
     
    關鍵詞: 野生蘑菇 毒蘑菇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武冈市| 文山县| 郴州市| 房山区| 肥东县| 开远市| 嘉定区| 阜新市| 杭锦后旗| 陇川县| 安多县| 改则县| 博兴县| 尉氏县| 缙云县| 贺兰县| 福贡县| 靖西县| 龙泉市| 怀宁县| 肃北| 永胜县| 九江县| 乌鲁木齐县| 如东县| 桐庐县| 招远市| 监利县| 宁陵县| 金沙县| 大悟县| 濮阳市| 大理市| 华亭县| 儋州市| 讷河市| 吴旗县| 碌曲县| 沧州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