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自5月29日實施以來,我國出口日本之黑木耳和干、鮮香菇已被檢出農殘超標多起,情況危急。
黑木耳方面,檢出的是聯苯菊酯,列表限定為0.05ppm,檢出為0.65ppm,這批木耳是5月28日從廈門港起運的,31日到達東京港,6月15日被日方檢出。鮮香菇,分別于7月28日和8月10日兩次被日本大和那霸檢驗所檢出。由于黑木耳和鮮香菇均屬第二次被檢出超標,所實施的“命令檢查”極為嚴厲,即要對輸入數量的50%實施檢查,這勢必對我出口造成嚴重沖擊。為此,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鮮香菇出口協調組已于日前緊急商議并作出決定,對被檢出的出口企業停止預核簽章3個月,已核發簽單立即作廢,或將處罰金。同時,調查違規原因,強化管理措施;追溯原料生產基地,核實后列入“不安全生產基地”,暫停其供貨資格。此次農殘超標事件關乎我國廣大菇、耳出口主產地及各出口企業,尤其是浙江磐安和麗水市各縣(市),河南西峽,福建以及中原包括東北廣大菇、耳產地,極需強化農殘管理。
日本在鮮香菇方面對我國原就特別設定多種貿易壁壘,如2001年的“限量進口”,2002年“甲醛”事件等等即。檢查也就特別嚴硌,所定標準之高,我菇農一時適應不了,尤以此次所查均為菊酯類農藥殘留,這些由除蟲菊提煉化學合成的農藥,我國將其列為“中等毒”,用于殺蟲和殺菌,使用于葉菜類、水果和茶葉等較為普通。今后菇耳生產必須杜絕使用,而且要在原材料選擇和用水上著手。做香菇和黑木耳,理應用山上的雜木加工成的木屑,不要隨便摻和各種農作物秸桿和棉籽殼,滅菌徹底之后,保持環境衛生、干燥、完全可以不用農藥。次外,立足內銷也是我國菇耳生產企業應采取的應對策略之一。由于我菇耳內銷市場已占主導地位,內銷價和出口價相當接近,開拓內銷以彌補外銷十分重要。事實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某些農殘指標是過高的,某些所謂“超標”食品對人們的健康并不會造成影響。目前日本對某些過高指標,尤其是出口國根本無法檢測的,已開始部分地改動。但對菇、耳仍然保持高指標,這應當成為我國菇耳生產標準化和提高商品質量的一個契機。(張壽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