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蟲草交易商在展示收購的蟲草。
雖然蟲草采挖還沒有結束,但是新鮮蟲草已經陸續上市。在拉薩已經做了10多年的蟲草生意的馬尕海再次來到加查縣收購蟲草,他說,“加查蟲草比較黃亮,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在蟲草產地收,再帶回去賣,價格上有優勢,還能夠從產地看到今年的蟲草價格的走勢。”
前 來出售蟲草的采挖人旦增羅杰與馬尕海正在拉手談價,拉手談價是買賣蟲草的傳統,在袖子或者毛巾里按照蟲草的等級比劃價格,為的是不讓周圍的人知道成交價格。
蟲草等級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零售市場有“一級、特級之類的說法”,但是并不通用。蟲草交易市場默認以蟲草的大小和條數作為規格依據。
旦增羅杰在街上轉悠了很久,最終談好價格,一家人1個月的勞動變成了40000元,順勢就走進銀行直接存進去了。
他告訴記者,“今年的蟲草地頭收購價不及去年,每根的均價只有40多元,跌了20元左右。”
記者隨后又對澤當城區的蟲草店進行了走訪,發現近兩年蟲草零售價格每公斤平均下跌2萬元左右,“多年來蟲草是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這兩年受中央的節儉之風影響,蟲草作為節慶的高端禮品賣不動了,但散裝賣的還可以,買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做藥吃。”蟲草商家黃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