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印江自治縣充分利用發展食用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按照加強品牌打造、著力市場建設、突出科技研發、注重原料培育、強化精深加工的思路,計劃在板溪、洋溪、楊柳、木黃的等8個鄉鎮發展食用菌7000萬棒,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該縣實行“民辦公補,適度補助”扶持方式,對經濟適用的育菌棚、生產大棚、廠房建設、機器設備、冷凍庫房、金融扶持、技術服務、外調木屑、新品種等方面進行補助,發揮扶貧資金助推產業發展的最大效應。
該縣加大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向上爭取資金1000萬元以上,引進3家以上企業進駐園區,實現深加工產品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同時,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鼓勵信用資金、民間資本投入食用菌,拓展產業發展融資渠道。
該縣強化品牌建設,力爭將“梵凈蘑菇”打造成貴州省著名商標,爭取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同時,支持企業、合作社在外設立銷售網點,逐步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拓展銷售渠道。
該縣按照“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速生林、薪炭林,鼓勵個人、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投資營造菇木林1萬畝,在木黃建設200畝高標準菌材培育示范基地,在合水、板溪、楊柳等鄉鎮各建100畝高標準菌材培育示范基地,確保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
該縣預計全年實現鮮菇產量5.6萬噸,產值4.48億元,利潤2.24億元,參與農戶3500戶,從業人員2.2萬人,直接帶動菇農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