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過后,天氣漸寒。印江自治縣各地黑木耳迎來豐收,紫薇鎮永義村黑木耳種植基地呈現出一派繁忙熱鬧景象,十余名工人正爭分奪秒地進行木耳采收工作。
步入木耳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有序的菌棒上,長滿了肥厚且鮮嫩多汁的木耳。工人們穿梭其間,嫻熟地采摘著已經成熟的木耳。
今年,由于氣候條件適宜及科學的種植管理方式,黑木耳在產量與品質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據了解,印江自治縣食用菌產業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增效益、帶農戶、促增收”的發展思路,科學布局產業規劃,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鞏固發展食用菌專業村。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專業菇農”發展模式,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推進良種良技良法。同時,大力推廣“稻耳輪作”栽培方式,實施“千戶萬菇”行動,堅持“適林適菌”發展,強化廢棄菌棒綜合利用處置,支持食用菌精深加工,加快了食用菌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可持續發展。
目前,該縣食用菌種植規模達2.2億棒,實現產量11.06萬噸、綜合產值9.21億元。“小木耳”做成大產業,更多的村民吃上了“產業飯”,生活開出了“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