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外景。
上海雪榕集團是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其產品被選為國家體操隊“指定專用食用菌”。位于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雪榕公司,是上海雪榕集團科技水平最高、產能最大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日產金針菇60噸。
在353省道抬頭寺鎮路段北側,有一座大型現代化工廠,名字叫作“山東雪榕”。
山東雪榕的廠房外側,懸掛著巨大的企業LOGO,形似蘑菇,并寫有“雪榕菇 生態菇”六個大字。與其他工廠不同,這里生產出的產品全部是農產品——食用茵。
全程生態,是雪榕牌食用菌生產的最大特點。這里出產的每一根金針菇,都是以比肩國際的生物科技為依托,在人工創造的最接近自然的“溫、濕、光、氣”環境中,在雪榕人的精心呵護下愜意生長起來的。
每一根金針菇都是一個“雪榕寶寶”。
作為本報選定的放心食品,記者專程走進山東雪榕,以一根金針菇的旅程為線索,記錄下了“雪榕寶寶”從培育、生長,到采收、加工,再到冷鏈運輸,最終走上市民餐桌的全過程。
為雪榕寶寶準備“土壤”
雪榕寶寶的旅程,從高大的廠房開始。
作為山東雪榕公司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上萬平方米的廠房,是整個工廠的核心,遠遠看去灰褐相間,氣勢恢弘。從正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大廳里的一個火箭模型。
原來,這家企業是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其產品的“航天品質”是進軍市場的殺手锏。兩側墻壁上,懸掛著國家體操隊“指定專用食用菌”的宣傳品,以及五顏六色的寫有規章制度、生產進度、評比競賽等內容的文字和表格。
規范和嚴謹,是進入廠房后讓人產生的第一感覺。繼續前行,轟隆隆的機械聲傳來,由小到大,越來越近。
然后右拐,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全自動“挖瓶”、“裝瓶”流水線正在運轉,一輛輛叉車往來穿梭,裝滿了“瓶”的塑料筐,被整整齊齊地碼放著,碼垛高低錯落,大小不一。
不過,雪榕寶寶的“種子”并未在此駐足,它們等候在附近的另一間屋子里。此處正在緊張進行的,是為他們落地生長準備“土壤”。
當然,眼前的“土壤”并不是普通的土壤,技術人員稱其為“培養基”,主要由粉碎了的玉米芯、秸桿、棉籽皮、稻殼等,按照科學的比例混合而成。雪榕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僅需要從培育基中吸收碳、氨、無機鹽等養分,還離不開一些保障其健康生長的有機物質。
培養基被裝在無數個罐頭瓶一樣的塑料容器里,雪榕寶寶將在里面安家。瓶子是可以反復使用的,因此這條流水線的最前端工序是“挖瓶”。
“挖瓶”,固名思義,是把瓶子里報廢的培養基挖出來,因為前一茬金針菇收割后,瓶里的培養基已完成使命。只見,挖瓶的機器按照設定的程序麻利地作業,“大手”一筐接一筐地抱起瓶子,迅速翻轉至瓶口朝下,然后由一組刀片似的“小手”分別伸進每個瓶子,堅硬的培養基眨眼間被攪碎,然后嘩啦啦地流進機器下面的一個接收裝置。
這樣的動作持續不斷。同樣是連續旋轉的傳送帶將其送出車間,直接裝上了停在外面的大卡車。這時,他們的名字已經不叫培養基,而是被人們改稱“有機肥料”。
與此同時,被挖空了的瓶子,開始履行新一輪使命——從流水線上繼續前行,進入下一道工序——裝瓶。
跟挖瓶相反,新鮮的培養基緩緩地被機器裝進瓶子里。
至此,歷經幾十米的旅程,瓶子們從流水線最末端止步,被工作人員整齊地碼放在一起。然后,被往來穿梭的叉車轉移到第二個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