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83.85,買入83.30,現價71.25,漲跌—0.60……隨著慶元黑木耳鳴鑼上市,現場的電子屏幕上,開始滾動起黑木耳的實時價格走勢。近年來,慶元食用菌的品種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香菇為主、黑木耳為輔的一業興、多菌旺的生產格局。
2013年,慶元黑木耳年產量在4500萬袋左右,同比增長25%,成為了該縣第二食用菌種植品種。
今年7月19日,慶元香菇產品在渤商所正式掛牌上市。到目前為止,已完成875億元交易額,日均成交金額在17億元左右,訂貨量和持倉量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水準。
據悉,作為食用菌的王國,慶元縣目前有食用菌企業200多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有30余家,已實現了從“一菇獨秀”到“百菌齊放”的跨越。今年,投資15.6億的香菇市場遷建及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破土動工,渤海商品交易所香菇現貨掛牌交易鳴鑼,更是標志著“慶元香菇”正式走上電商化交易平臺。
在這樣的大好局勢下,10月31日,渤商所香菇、木耳全國交收運營中心——浙江天民菌菇有限公司對慶元第二大食用菌生產品種——黑木耳的掛牌上市試運營。
“在傳統的貿易中,菇農們面臨著依靠出口難維持、銷售緩慢、壓價等難題,只能“靠天吃飯”。而依靠渤商所交易平臺,國內的交易商只需交納20%的保證金,就可以實現網上交易,避免了大量資金的滯壓。”渤海商品交易所產品部經歷叢曉松說,通過直接對接,買賣雙方可以擴大20%至30%的銷售利潤的。
“黑木耳上市掛牌交易后,網上交易將更加方便快捷,這必將加快推進食用菌農產品的電商化進程,進一步促進菇農的增產增收。”慶元縣長葉青則表示,作為食用菌的王國,慶元素有中國香菇城之美譽,香菇產量占據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依托渤商所上市交易平臺,開展香菇、木耳網上電子商務交易,可推動中國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從有形市場向無形市場轉型,實現線上線下“比翼雙飛“的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