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浙江省政府將食用菌等13個種養品種列為省級試點險種目錄。今年5月,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協調小組辦公室批復同意麗水市、衢州市開展食用菌特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由人保財險麗水市分公司和中華保險麗水中心支公司分別在慶元縣和龍泉市進行試點經營。同時,慶元縣政府決定,在省財政給予30%保費補貼的基礎上,縣財政再給予30%保費補貼。依據保險條款,菇農自交保費0.0204元/棒,香菇菌棒保額為1.7元,保險責任包括因異常高溫引起的出菇異常、爛棒等4大類。
自5月31日慶元縣安南鄉香菇種植戶與中國財產保險慶元分公司簽下全省食用菌特色農業保險第一單后,省級食用菌政策性保險試點正式落地運行。慶元縣已有16個鄉鎮、共有505戶菇農(592.76萬段)參加此項保險,累計保險金額1007.69萬元,保費收入30.23萬元,其中省財政、縣財政各補貼9.06萬元,菇農自交12.09萬元。今年夏季,我省遭遇歷史罕見的持續高溫干旱天氣,給我省香菇、黑木耳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導致黑木耳接種成活率下降,香菇菌棒爛棒偏重發生。截止9月3日,慶元縣接到投保戶報案82起,共有75戶菇農42萬段菇棒受損,估損金額達70萬元。現已有5戶菇農收到理賠款1.5萬元。
食用菌是麗水、衢州等欠發達地區的重要產業,在活躍山區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省食用菌產業處正在轉型升級初期,朝著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開展食用菌保險對增強食用菌產業抗風險能力,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保險服務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從保險試點開展以來,慶元縣扎實做好有關保險細則、繳費時間、繳費金額、注意事項等宣傳工作,讓菇農詳細了解食用菌試點保險相關事項。但還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在承保方面,多數菇農對食用菌保險的認識不夠,認為農戶自交部份偏重,承保積極性不高,導致承保率不高;二是在理賠方面,在第一次損失數量確定后,二次受災報損時,前次受損菌棒存在重復計數可能,致使查勘人員難以確定損失數量。理賠人員對于食用菌專業知識了解不深,影響到理賠的速度。(原標題:浙江慶元試點食用菌保險助農抗擊高溫干旱影響保障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