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民菌菇的冷藏庫,香菇的入庫、出庫往來頻繁,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是為香菇網上交易活躍而繁忙。
據悉,7月19日,我縣有了全國首個“食用菌連續現貨電子網上交易平臺”,其上市主體公司為浙江天民菌菇有限公司。自此,菇農提籃小賣和菇販上門收購的傳統銷售形式被打破,買賣雙方可在交易平臺上直接交易,而菇農種出符合標準的香菇,則由天民菌菇負責收購及銷售。
有了網上交易平臺,在短短2個月內,慶元香菇網上交易異常活躍,平均每天參與的資金交易量13.8億元,每天實現實物交收都在1000公斤以上。特別是8月22日,一天時間就出現了5000多萬的買方申報交收。
“交易的火爆出乎我們意料,如今總交易額已達698億元,實物交收630多噸。”看到交易的“紅火”,天民菌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紹明滿心欣喜。
“每天有較穩定的交易額,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慶元香菇’品牌通過上市,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沈紹明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慶元香菇”電商化效應還會進一步顯現。他預測,上市后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香菇現貨交易平臺,3年內實現年交易額超3000億元,產值100億元以上,稅收貢獻3000萬—5000萬元。
網上交易的活躍,不僅天民菌菇自家受益,廣大菇農和菇商也從中得到實惠。龍泉貿易商王某深有體會,借助天民菌菇的網上交易平臺,他以每公斤75元的價格輕松賣出了近千公斤香菇,大大減輕了庫存壓力。
同德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惟鵬也是天民菌菇的合作伙伴之一,今年他擴大了種菇規模,共生產香菇菌棒60萬袋、黑木耳10萬袋。“我也是看到慶元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前景,看到香菇上市交易的火爆,才擴大生產規模,以目前情況看,等我的香菇出菇后,一定能賺上一筆。”對于未來的發展,胡惟鵬信心滿滿。
上市交易帶來食用菌產業新的生機,如何長遠發展?品質是關鍵。據沈紹明介紹,進入渤商所平臺交易的商品,必須有省級檢測資質機構頒發的質檢合格證。只有達到相應產品質量標準,才允許進入平臺交易。今年天民菌菇將在全縣范圍內組建100個標準香菇專業合作社,出臺統一規范的香菇種植、加工、倉儲、流通標準,要求按照標準從事香菇產銷,進一步提升食用菌產品質量水平。(原標題:食用菌“電商化”之路漸走漸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