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本市首屆食用菌高產創建競賽名單出爐,大興區西杭子村高連武、順義區牌樓村崔先恒、懷柔區王史山村董偉等18位菇農分獲高產競賽一、二、三等獎,躋身食用菌生產“能人榜”。
據了解,去年全市食用菌生產面積3.2萬余畝,產量15萬噸。2012至2013年度,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全市建立不同茬口的香菇、平菇高產示范點75個,示范推廣新品種12個,重點推廣了“香菇春季制棒、越夏發菌”、“平菇發酵料加短時高溫處理”等7項技術,菇農得到了實惠。
在此次食用菌高產創建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高連武,2006年開始種平菇,當時品種和技術缺乏,畝產量在1.5萬至2萬公斤。后來,市農技推廣站食用菌室對他進行定期入戶指導和技術培訓,幫他引進更換了抗病3號等平菇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改變傳統制棒方法,使菌棒成品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了99%;幫他引進了套環、報紙封口技術,使發菌天數由以前的35天縮短到20天。通過這些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高連武栽培的秋冬茬平菇畝產量達5.2萬公斤,創該年度全市最高水平,畝產值高達15萬元。(首屆食用菌能人榜揭曉 記者 劉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