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北鎮鄉的云和縣元和街道異地綜合開發聯絡站里,每天都有前來預約要求給“云和師傅”當徒弟的當地農民。“馬上就到年底,農民們都開始規劃明年的食用菌種植,大家都希望能當上‘云和師傅’的徒弟,請‘云和師傅’為自己明年的食用菌種植作指導。”聯絡站工作人員葉麗勝說。
元和街道沈莊村的葉長根是街道第一位到河南夏邑發展食用菌異地開發的“云和師傅”。2001年,在云和取得“云和師傅”技術職稱后,老葉前往夏邑縣的孔莊鄉從事食用菌種植。經過幾年發展,老葉在夏邑縣的孔莊鄉、王集鄉、北鎮鄉三地有了自己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基地面積超過100畝。同時他還在當地當起了師傅,為10余名徒弟傳授技術,帶領70余戶農民進行食用菌生產,為當地三個鄉的100余名富余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
“多虧了葉師傅帶來的食用菌種植技術,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丁文化是河南夏邑北鎮鄉于各村的農民,2003年開始跟隨葉長根種植食用菌。經過幾年的積累,丁文化自己承包了30余畝地進行食用菌種植。目前,他的基地年產香菇20余萬袋,并聯合當地6戶農民成立生產合作社,年純收入達30余萬元。
丁文化不僅從葉長根那學到了種植技術,還學到了食用菌的銷售本領。他以合作社形式,為村里的農戶提供菌種、材料,同時幫農戶解決銷路,在村子里搭建起了食用菌生產鏈。
“幾年來,‘云和師傅’在河南夏邑樹立的好口碑成了活廣告,當地村民、政府紛紛向‘云和師傅’發出邀請,或請他們在當地當技術指導,或聯合共建食用菌生產基地。”元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闕祖飛說,異地綜合開發聯絡站為街道內的“云和師傅”提供最新的市場信息,積極幫助“云和師傅”走出去,目前,夏邑縣通過聯絡站下的“訂單”遠遠超過了街道“云和師傅”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