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發酵隧道的建設,這是雙孢菇工廠化生產與資源循環利用項目一期工程其中的一個建設內容,可以說,一期大部分工作已結束,年底,蘭州雙孢菇菌種培育與工廠化生產示范基地將完成建設,這在西北也尚屬首家。”11月25日,蘭州科泰公司副總經理孫正宇介紹,至年底,該項目可完成投資8000萬元,確保實現年產3000噸雙孢菇生產目標。
安寧城鄉統籌局人員表示,將借助雙孢菇工廠化生產經驗,在全區推廣食用菌產業,讓集體經濟真正實現強街富民。
艱難創業 三年成就創業夢想
走進位于安寧區邱家灣科泰公司雙孢菇工廠化生產基地,一個個藍白相間的彩鋼房在冬日的暖陽下顯得格外的醒目,基地東區,三四名工人正在進行雙孢菇的堆料工作,與此同時,4條發酵隧道的建設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作為安寧堡街道桃林社區村集體經濟,科泰現代農業科技公司于2009年10月開始籌建,經過三年的發展,該公司目前已成為社區主要集體經濟之一,每年30萬元的地租不僅使社區居民有著穩定的收益,而且居民的福利也在逐年提升。
解決社區居民就業百余人
衡量一個民營企業的社會價值,可以從解決社會就業、上繳利稅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而孫正宇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在公司長期工作的人員有30名,到蘑菇大量上市,每天雇傭勞動力80多人,而這些蘑菇采摘工均來自桃林社區等周邊的失地農民或附近的下崗職工,人均每天工資65元到150元不等。史愛蓮,桃林社區居民,說起自己的采菇工作,滿是歡喜。“以前種地,累死累活也掙不上幾個錢,如今采菇,收入可是好著呢,雙孢菇一個采摘期40天,也就是說,我干上一個月零10天,就能掙上數千元。”
桃林社區副書記張宏軍介紹,作為村集體經濟,科泰公司每年解決社區居民就業百余人。
打造西北高技術行業領軍企業
以產業轉移,南菇北擴為契機,通過采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栽培技術,在自我發展、自我積累中實現了壯大,現已初具規模,預計2012年底,蘭州基地完成投資8000萬元,雙孢菇鮮品產量從3噸/日提升到8噸/日,完成一期年產3000噸的生產建設目標。談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孫正宇信心滿滿。“食用菌是一個朝陽產業,其本身具備的營養品質和變廢為寶的獨特作用,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現代有機農業、特產農業的典范。一期項目全部完工后,公司按投資計劃,將分別在慶陽、定西一帶再選擇兩個點作為二期和三期項目,建立面向北方市場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和用于出口的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規模將達到4.3億元左右,初步計劃5年時間全部完成,屆時科泰公司將實現雙孢菇生產2.3萬噸/年,年產值4億元以上,直接創造月2000余個就業機會,并帶動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雙孢菇培育基地,既解決了本企業基地自用菌種問題,又能實現對外銷售,為周邊農戶及企業生產提供可靠的菌種來源,最終將科泰公司打造成西北地區乃至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以雙孢菇為代表的草腐性食用菌生物菌種培育與成品菌生產、加工、研發、出口的生物菌類科技型高技術行業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