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共種了7個平菇棚,一年收入有20多萬元,還不耽誤種田、帶小孩,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濟陽縣濟陽街道徐灣村村民寇玉河高興地說道。近年來,該街道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確定以發展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為農業發展的主方向,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該街道已有30余年的食用菌種植歷史,主要分布在轄區50余個村莊,以種植平菇、雙孢菇、金針菇為主。為使食用菌發展走向規模化、產業化,該街道圍繞資金、基礎設施、技術等諸多生產要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壯大特色基地的發展。僅獎勵措施一項,街道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同時,該街道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濟南市最大、最具潛力的農產品龍頭加工項目-山東嘉元食用菌有限公司。該企業的落戶極大地推動了街道及其周邊食用菌的種植,先后形成了洼里王村雞腿菇、茍王居雙孢菇、羅家村平菇等專業片區,帶動26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街道共發展食用菌棚8000余個,種植面積達200萬平方米,食用菌總產量達1.45萬噸,產值達1.16億元,菇農人均純收入1.12萬元,食用菌發展走在了全縣乃至全市的前列。
該街道已有30余年的食用菌種植歷史,主要分布在轄區50余個村莊,以種植平菇、雙孢菇、金針菇為主。為使食用菌發展走向規模化、產業化,該街道圍繞資金、基礎設施、技術等諸多生產要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壯大特色基地的發展。僅獎勵措施一項,街道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同時,該街道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濟南市最大、最具潛力的農產品龍頭加工項目-山東嘉元食用菌有限公司。該企業的落戶極大地推動了街道及其周邊食用菌的種植,先后形成了洼里王村雞腿菇、茍王居雙孢菇、羅家村平菇等專業片區,帶動26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街道共發展食用菌棚8000余個,種植面積達200萬平方米,食用菌總產量達1.45萬噸,產值達1.16億元,菇農人均純收入1.12萬元,食用菌發展走在了全縣乃至全市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