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歲的徐衛康是寧波市象山縣墻頭鎮墻頭村的一位種糧農民。最近,徐衛康按照每畝地每年800元的流轉價格,將自家的1畝多地流轉給象山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用于發展食用菌產業。此后,他經過技能培訓,成為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員,每月享受2200元的工資及各項福利待遇。
如今,在墻頭鎮墻頭村,共有100多名農民先后加盟到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成為企業的產業工人。公司在國家財政政策的扶持下逐步做大做強,成為當地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企業在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的同時,也為各地奉獻了大量的食用菌菌種及果蔬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城鄉百姓的菜籃子。
循環經濟 變廢為寶
記者日前在象山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實地采訪時看到,這是一家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配送為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成立于2001年,現有員工170人。2003年5月,公司成立了洪森源瓜果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發展特色果蔬產業,同時注冊了“洪森源”商標,形成了“公司+合作社+配送中心”的營銷模式。
洪森源公司法人代表周開全今年41歲,擔任浙江某大學的客座教授。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幾年來,洪森源公司與上海農科院、浙江農科院、寧波農科院建立合作關系,依靠技術優勢推廣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2011年9月,公司在發展瓜菜種植的基礎上,通過土地流轉,租賃象山縣墻頭鎮墻頭村一片50畝廢棄荒地,開始發展食用菌產業。
周開全說,食用菌產業只要在劣質農田或低丘緩坡處按要求搭建菇房即可開展生產。占地少,單位面積產出高,具有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的優勢;投資少、風險小、效益好、易操作。據測算,食用菌生產的利潤空間可以達到產值的30%以上。
象山縣是全國 糧食功能區所在地之一,稻草資源豐富。周開全和他的員工利用收購來的棉籽殼、玉米芯(玉米秸稈)、稻草、木糠、米糠、麩皮等多種農作物下腳料做原料,通過攪拌、滅菌、接種、培養、搔菌、生育、采摘、包裝等程序發展食用菌產業,不僅消化了當地農業生產廢棄物,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而且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據周開全介紹,食用菌生產中會產生廢料,即完成出菇任務后剩下一部分殘渣。這些殘渣含有未被分化的營養成份,可以進行再利用。為此,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食用菌栽培廢料用于水稻育秧基質技術,使廢料作為有機肥料生產原料,制成有機肥,返施于農田,有效改善了土壤團粒結構,增加了土地肥力,延長了土地使用年限。兩年來,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構筑了一條農業循環鏈,成為保護環境、實現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保障農業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產業。
2011年,隨著宏森源食品有限公司逐步做大做強,企業在上海、杭州、寧波、溫州、紹興、義烏等地設立批發市場,每天安排5輛運輸車為各地的軍隊、機關食堂等單位配送食用菌產品及相關果蔬產品,每天供應量達到7-8噸,極大地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2011年,公司供貨總產量達到5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
財政助力菌種產業實現規?;l展
據周開全介紹,食用菌產業作為我國大農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僅次于糧、棉、油、菜、果之后的第6類大宗農產品,成為我國農業經濟的一項重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把食用菌菌種納入了種子、種苗管理范疇,標志著食用菌菌種管理進入了規范階段。2006年,農業部出臺了《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對食用菌菌種管理進行了具體規定。目前,食用菌的引種工作和原、母種管理已經逐步處于規范狀態,主要由技術力量強大的科研院校和工廠化生產的大型企業引領,但是栽培種的管理上還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
2012年以來,在寧波市財政局的支持和幫助下,象山宏森源食品有限公司開始建設一個年產600萬瓶食用菌菌種工廠化繁育基地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126.53萬元,財政給予了450萬元的財力扶持。這其中,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扶持資金占150萬元、寧波市財政配套補助資金180萬元、象山縣財政配套補助資金120萬元。企業自籌676.53萬元。本項目產品為食用菌栽培種,項目年產食用菌栽培種600萬瓶。其中金針菇400萬瓶、杏鮑菇100萬瓶、白玉菇100萬瓶。項目在企業原有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上實施,總占地面積50畝。項目建設內容為:建設食用菌栽培種工廠化生產溫控大棚2500平方米,食用菌栽培種生產工具、低耗品倉庫用房230平方米和食用菌栽培種生產原料倉庫680平方米,以及6米寬道路150米,場地2000平方米,購置裝瓶機系統等菌種生產設備10臺(套),技術培訓、技術引進等科技建設。
根據洪森源公司提供的財務分析報告,該項目達產年份可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凈利潤274.26萬元,銷售稅金及附加184.53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24.30%,投資利稅率32.40%,銷售利潤率20.31%,銷售利稅率30.57%,稅后投資回收期5.12年(含建設期),財務內部收益率23.46%。
增產增收 一舉多效
象山縣茅洋鄉文山村農民石宏偉是一位依靠洪森源公司輻射帶動起來的食用菌種植大戶。據介紹,石宏偉從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采來菌種之后,經過25-30天的培育期,生產出來的食用菌產品即可投放市場。2012年,石宏偉依靠發展食用菌種植業,預計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左右。
周開全對記者表示,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質量保證的食用菌栽培種,提供給農戶發展食用菌種植,并為農戶提供全程的技術服務和質量管理,產品也通過訂單方式由企業統一收購,提高了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積極性,降低了農民在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項目建成之后,與農戶的利益聯接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實現,富農效果十分明顯。
據統計,從2012年起,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每年可向農戶提供600萬瓶食用菌栽培種,帶動600戶農戶發展食用菌生產。農民通過600萬瓶菌種,可發展600×20瓶種植規模,按每瓶出菇量0.2公斤計算,產品量達到2400萬公斤,每公斤收購價按6元計算,可實現產值1.44億元。農民純收益按30%產值計算,可達4320萬元,戶均純收益7.2萬元。
寧波市農業局有關方面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宏森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食用菌菌種項目,有效推動了寧波市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規范了食用菌產業的用種市場。象山縣作為菜藍子商品供應基地,其蔬菜產業相對發達,該項目的建設不僅豐富了菜藍子工程內容,極大地促進了新一輪菜藍子工程建設,而且在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利用、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