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鄒城市食用菌產業堅持以擴張規模種植基地為基礎,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為關鍵,以健全完善營銷體系為保障,通過政府推動、政策扶持、龍頭帶動等措施,全面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食用菌產業體系。先后榮獲全國十大食用菌主產基地市、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市、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先進市、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市等榮譽稱號,完成了由食用菌“生產大市”向“產業強市”的轉變。
加大政策扶持。設立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組建了專家咨詢委員會和顧問團,聘請知名專家編制《食用菌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每年列支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食用菌規?;a業化、標準化發展。2007年以來每年爭取各類金融機構專項貸款1億多元,用于促進食用菌種植大戶和龍頭企業擴大生產、實施標準化建設,并由市財政對建設貸款進行貼息。
擴張規模種植基地。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的要求,積極推行連片種植和適度規模發展,全市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126處,規模菇棚1.8萬個。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和農戶,大力發展層架式菇棚、林下大拱棚、庭院栽培等投資小、見效快的節地型食用菌種植,發展食用菌專業村112個、專業戶1.1萬戶,種植戶人均收入9600元。目前,全市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686萬平方米,年產鮮菇12萬噸,產值11億元,品種涉及雙孢菇、褐菇等20個名優品種。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基地積極申報三品認證、GAP認證和HACCP認證,1個產品獲得山東省名牌產品稱號、5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
培大做強龍頭企業。堅持把規模發展、骨干帶動作為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來實施,通過加大資金投入、政府掛牌保護、實施技能改造等措施,重點培植了華源食品公司、常生源菌業公司等一批規模大、檔次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食用菌“航母群”。立足大批食用菌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和關聯度,以及鄒城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針對性地在長三角、珠三角開展食用菌產業對外推介和集中招商活動。集盛食品、友和菌業、利馬菌業等一批投資過億元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相繼落戶鄒城,其中集盛食品建設了亞洲最大的雙孢菇生產基地,綠山源食用菌公司建成了省內第一家智能化、工廠化生產白靈菇的基地,友和菌業公司投資1.2億建成的智能化、標準化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達到了省內第一、國內領先水平。截至目前,全市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及合作組織達到46家,其中工廠化、智能化的生產加工企業17家。
健全完善營銷體系。支持企業引進開發高品質、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其中普泰貝爾菌業公司開發生產的褐菇,一年種9茬菇,每平方米年產鮮菇260公斤,產品順利通過了日本官方數百項食品安全檢測,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成為日本最大的傘類菌菇鮮品供貨商之一。大力實施鮮品、干品、加工品同步發展戰略,鼓勵引導各類經營實體開展保鮮菇、罐頭菇、鹽漬菇、菇醬菜等系列產品精深加工。堅持把食用菌集中配送作為開拓和鞏固周邊市場的重要舉措,其中華源食品公司與銀座購物超市簽訂了產銷協議,每天向濟南總部發送鮮菇,再通過超市內部網絡配送到山東省各地。積極開辟國外市場,2家企業獲得自營出口權,產品遠銷俄羅斯、美國、韓國、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0萬美元。開辦了鄒城食用菌網站,建立了產品營銷信息平臺,及時準確地向菇農和交易者提供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庫存信息以及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幫助菇農和交易者按照市場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努力實現食用菌生產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