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鮑魚菇出菇階段.保持料面濕潤,維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水分管理也必須根據子實體不同發育期進行:催蕾時噴灑少量水,保持培養料面濕潤;菇蕾逐漸長大發育成菌蓋和菌柄時,噴水量應逐漸增大以滿足菇體生長的需要;子實體接近成熟時,需水分更多,但水分管理要考慮栽培房的保濕性能和氣候變化靈活掌握,溫度在25~30℃,可早晚噴灑1次和通風1次,每次l小時。開袋10天左右可采摘頭潮菇。最好在菇八成熟,即菌蓋近平展、蓋緣仍內卷、孢子尚未彈射時采摘,此時菇質好,商品價值最高。
4 覆土及后期管理 袋栽有機鮑魚菇由于受其營養、水分、菌絲代謝及分生孢子影響,在采1、2潮菇時能有較高產量和上乘質量,但第3潮菇后,因營養不足、失水、菌絲老化和病蟲害等多方面的原因,產、質量下降,菌蓋小肉薄,或出現畸形。因此,我們采取了后期覆;土栽培,即在采了第2潮菇后,采用袋式覆土出菇的管理技術,產量有明顯的提高,菇的質量也好。
4.1 備土與建畦 有機鮑魚菇覆土材料一般采用腐殖質較多的有團粒結構,透氣性、持水力強,pH6~7.5土最適合。含水量為65%~70%。陽畦建在大棚內。畦寬60~100cm,長依地勢和需要而定,畦深5~10cm,四周開好排水溝。畦內和四周要消毒。
4.2 袋覆土 將出了第2潮菇的菌袋脫去薄膜,排放于建好的畦床上,袋與袋間隔4cm左右,并用培養土填滿,然后覆蓋處理后的土壤,土厚3~4cm,適當壓實整平。
4.3 覆土后管理 覆土后要經常檢查土壤干。濕情況,并進行噴水管理,補水應少量多次。后期可加一些維生素和激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對子實體的形成有輔助作用,激素能促進轉化的增產作用,同時做好控溫保濕和通風換氣的工作。每天通風2次,每次30分鐘,晴天加蓋遮陽物。經10~20天后,可形成原基。出菇管理同上。覆土出菇產量可提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