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興則菌業興,人才強則菌業強。多次到菇農群調研,感觸菇農栽培技術、生產方式相對來說還比較欠缺和落后。這些既束縛了勞動力,又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浪費。眾所周知,我國農村菇農群很龐大,但太缺乏適應技術更新、生產方式創新的能工巧匠。雖然也接觸到不少菇農群的能人,但筆者認為,菇農群中的能工巧匠還遠遠不能滿足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需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認為主要在于:一是菇農群中的能工巧匠地位不高;二是食用菌產業重資質學歷而輕技能培訓;三是現在菇農群中的能工巧匠與市場需求有差距;四是缺乏培養菇農群中能工巧匠的環境。
要改變菇農群中目前能工巧匠短缺的現狀,必須樹立“能工巧匠也是人才”而且還是“急需人才”的新觀念,在食用菌全行業營造有利于菇農群中人才健康成長的氛圍,克服重學歷與資歷、輕技能的錯誤傾向。加大菇農培訓的力度,首先要在培訓上調整思路,培訓內容要從適應向提高轉變,側重點要由注重數量的積累向注重提高質量方面轉變,由注重學歷向重視能力轉變,由單一型人才培訓向復合型人才培訓轉變,由重視菇農的顯能培訓向重視菇農的潛能培訓轉變。要創新菇農教育,通過和食用菌生產實際相結合的培訓方法,培養技術菇農。同時,還要創新技能培訓。過去那種一次學習、單一技能管終身的狀況將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按照終身教育的要求,做到“活到老,學到老”,開展行之有效的菇農教育和培訓。盡快形成菇農群中能工巧匠輩出的局面。
加強菇農群中的能工巧匠培養,為農村食用菌科技進步和創新提供強大人才支持。要始終堅持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菇農群中的能工巧匠,培養造就數量眾多、結素質優良的能工巧匠隊伍。突出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能工巧匠。要充分調動能工巧匠的創新積極性,提高行業創新意識,積極營造誠信、寬松、和諧的行業環境。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