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農,是行業中的身份象征,曾經的“菇農”因愚昧無知、因貧窮落后而備受其他的人挖苦、恥笑甚至排斥。如今,在食用菌快速發展時期,菇農成為了中國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脊梁骨。使菇農挺起了腰桿,吐出了擠壓在胸中多年的怨氣。
看到菇農在一天天出現的霸氣,菇農在人前人后不再以菇農為恥,他們可以大聲地說“我是菇農”了。然而,有的人卻與菇農背道而馳,與菇農的操守和沉痼形成的道德格格不入。他們冠以“菇農”稱謂,卻辦著坑菇農害菇農的罪惡勾當。
菇農最講信譽。有的人卻口口聲聲說信譽比金錢更重要,但是,極少數菇農做的事開始蒙蔽了一些人的眼睛,而去做坑害其他菇農的勾當。
某地一菇農種菇發了點財,利用其原來從事過傳銷所學的本領,成立了一菌業公司,利用菇農經驗短缺的短處,大肆鼓吹自己的菌種如何高產,殊不知他的這些菌種是從科研部門引進轉接而成,還申請了什么知識產權保護,用他的黑木耳菌種承諾每袋可出干耳0.15斤以上,打一槍一換地方,騙了很多菇農。
某地一菇農,衣冠楚楚,憑借其三寸不爛之舌,推廣這個菇那個菇,還承諾包技術、包回收,結果朵菇無收,使很多急于求富的農民窮上加窮,至今有些農民還在向我哭訴那人的滔天罪行,至今這位騙子還飄躲在外。
經初步了解,黑木耳主產區的一位菇農,看到倒弄木屑比種黑木耳種植賺錢快,就將摻有大量松樹、楊樹、含有甲醛膠、化學粘合劑的木屑出售給其他菇農,賺了不少不義之財。
筆者還親睹了這么一個事實,長春一商業老總自己有閑置的莊園,養豬賠錢,養鹿賠錢。偶然到一菇農家,發現該菇農的平菇出的還可以,這位菇農愿意負責菌種,負責技術幫助該老總種菇。老總化4萬元錢蓋了一棟溫室,打算試驗性的先投10萬斤料做試驗。該菇農看老總對食用菌外行,認為錢好賺,將出菇袋當三級種高價出售給老總。指導的技術是將料發酵25天,將料發黑、發成灰狀,而且還覆蓋塑料,由于嚴重通氣不良,料中有難以消掉的臭味,然后再裝袋滅菌蒸24小時,敞開接種,整個栽培過程沒用任何消毒藥劑。結果可想而知,污染高,出菇產量極低。更讓老總煩鬧的一進菇棚,渾身帶有難聞的氣味,而且難以散盡。沒辦法,這位老總為保持形象,每天身上總帶有香水,遮掩者氣味。事后這位老總對我感嘆:“這位菇農把她坑透了”。 這位菇農為達到自己的私欲。大言不慚地以菇農自居。掙到客觀的一筆錢,實在令人不齒。
在很多場合,我極力宣傳在食用菌行業中菇農是最可愛的人,但極少數菇農的所作所為確實讓我感到羞愧。這是一種的悲哀,一種不幸,我多么希望廣大菇農能都保持勤勞、樸素、善良的品行,別褻瀆“菇農”這個在我心目中較神圣的稱號!參考資料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