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科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技術,更是一門綜合學科。食用菌生產是將食用菌生物學、生物轉化技術(基質制備)和環境工程緊密結合而實施的學科。 食用菌科學不僅僅只是食用菌的栽培,而涉及食用菌的方方面面的生物學屬性,如分類、發育、生態、營養、生理、遺傳、藥理、毒性、毒理,可食性等。 其中肯定會有不少懸疑,不只是行業學者七嘴八舌的爭論,也是許多食用菌從業著心頭之惑。盡管,專家學者們通過大量調查、研究,仔細分析中,孜孜以求答案。遺憾的是,我們感覺自己離食用菌有些科學的真相仍然有很長的距離。梳理幾年來食用菌界有關焦點問題的爭論,很少看到有大量科學數據及縝密科學分析支撐的文章,研究著多是跟著感覺走。若這出自外行人的湊熱鬧倒也罷了,可偏偏多數是源自食用菌專業人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行業人員有權了解一些食用菌科學的真相,食用菌行業的發展也需要真實、科學的數據引導,只有在清晰而不是模糊的事實面前,我們才能做出正確選擇。 我們希望,以此引起人們對食用菌科學求證的重視。一昧的強調食用菌科技發展不是少數人豪言壯語之下的游戲,它有內在的經濟規律,需要以科學的態度而非沖動的熱情來理智地面對它、揭示它、尊重它。如此,我們才能腳踏實地的使食用菌這個產業走得更遠。
當然,不能過分苛求食用菌界的這些專家學者們。在很多時候,論據是為了論點的需要而存在的,一切論證所求的目的,就是眼前的短期利益。各種各樣復雜的因素,影響人們對真實數據的獲取。但是,這不是我們可以放棄科學求證的理由。如果能夠從那些復雜表象中,抽絲剝繭地精算出準確的數據,歸納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本著科學求證的態度,那我們這個產業將會很強大。
但食用菌界科學求證的問題上出現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試圖推翻以前的說法、理論,建立新的觀點。好像在新世紀新時代,不弄點新花樣出來,食用菌界就失去了生機,變得寂寞難耐一般。要知道目前食用菌很多理論知識是在多少人失敗和成功的基礎上“升華”成理論的。甚至說經歷了很多苦難才形成的。一味的攻擊要么是吃飽了撐著,太閑得慌了。要么就是有自己的目的。現在也流行一句話,叫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好像已經掙脫了束縛,難說。所以幾千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就說出了人人都想知道的話:人啊,認識你自己吧!。
在食用菌行業諸多問題中我們強調對其理論要有勇于創新的思維和精神,這一直是專家學者追尋的目標,食用菌科學探索 只是一個發現與證實的過程。李四光曾說過:“思維的方法,比知識更重要”,論證食用菌科學、創新食用菌理論、啟迪學人思維、拓展探索領域,其學術價值和可讀性顯而易見。愿我們食用菌界多一些真正意義的科學求證。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