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2009年過去了,總有一絲陰影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們的菌政官員們到底做了什么?看一看我們食用菌界統計的數字,不禁讓我乍舌,官方報道的是我國食用菌總產值達到了800億,某省食用菌產值竟達到了100億。據我了解這個省至今還是食用菌較落后的省份啊,僅有一個品種突出一點,但絕不會占全國八分之一的天下啊。這個數字不禁讓老牌的食用菌發達省份-福建、浙江等汗顏。
政績是菌政部門領導在任期內履行職責所取得的績效。創政績、留政績,是菌政領導干部的重要目標,是群眾評價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想樹政績,是值得肯定的。但應看到,這些菌政領導對政績缺乏正確的認識,有的熱衷于搞一些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有的甚至弄虛作假,用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欺世盜名。其結果,不但所在地區的食用菌產業搞不好,還破環這個地區的整體形象,誤導食用菌大路線、大方針及政策的貫徹落實。使種菇者怨聲載道。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的問題。我們的菌政部門擔負著發展食用菌產業的重任。他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為廣大食用菌從業人員謀利益。這些菌政領導樹政績,說到底,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食用菌從業人員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為這個產業保駕護航。現在,有的菌政干部追求政績的出發點不是為了造福菇農、惠及行業,而是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給自己樹碑立傳,撈取政治資本。這是對廣大食用菌從業者極不負責任的表現。這樣的“政績”越多,擾民越甚,害民越深。
政績有真假之分、實虛之辨。我們要用全面的、實踐的、觀點看待政績。用全面的觀點看政績,就是要看這個地區食用菌的發展到底真正能給菇農帶來多大的實惠。用實踐的觀點看政績,就是重實干、辦實事、求實效,各項政績應經得起實踐檢驗。總之,真正的政績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實績,是促進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實績,是經得起菇農、實踐檢驗的實績。
菌政官員樹政績本無可厚非,但一要靠求真務實,二要靠廣大食用菌從業者。樹政績來不得半點虛假,也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可走,惟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才能取得成效。一些人不愿啃“硬骨頭”,只揀“松土”挖,其結果必然是出“假績”和“虛績”。實踐是個大課堂,廣大食用菌從業者是這個課堂上最高明的老師。搞政績辦法在實踐中,點子在食用菌從業者中。謀政績,干政績,出政績,就要注重從食用菌從業者和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多深入食用菌企業、菇棚,訪賢問計,看菇農最盼什么、最怨什么、最需要什么,真正做到知民情、順民意,從而作出科學的決策。
中國食用菌協會為及時、準確、全面了解和掌握2009年度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更好地為有關部門、科研單位以及生產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研究問題、正確決策、指導工作提供依據,通知各省(區、市)食用菌協會、食用菌主管部門抓緊調查、收集、整理、匯總2009年度食用菌產量、產值、出口及創匯統計數字,中國食用菌協會特別強調為確保食用菌統計數據準確、完整,更切實際,各地、各單位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調查方法進行統計。為保證數字質量,收集、匯總統計數字時要認真進行審核。這是中國食用菌協會求真務實的舉措。但愿各地協會不要為了政績而虛報數字的事情發生!
同時衷心希望中菌協在實際中,不讓吹牛得“牛”的現象發生,否則將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悲哀!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