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起源于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并且在當地已形成產業氣候。但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南方可持續利用的資源日漸枯竭,制約了南方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目前,南方的食用菌產業開始逐步向資源豐富、勞力富余、氣溫條件適宜的北方進行梯度轉移。從1994年開始,我國提出“南菇北移”戰略,食用菌產業逐漸普及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在“北移”過程中,因擁有豐富的持續性利用資源和適合食用菌生長的冷涼氣候,東北地區更成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新寵”。
南菇北移已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食用菌產業引向縱深發展的戰略措施,但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由于北方新發展地區對食用菌生產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片面聽信一些夸大其詞的宣傳,惟恐喪失發展良機,只對南方食用菌產業做些簡單的考察,就盲目大干快上,刮起大躍進之風,造成的損失也非常驚人。
南菇北移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取決于北方的科研水平和從業者的技術素質,不客氣的說在這方面,北方遠不及南方,南方有實戰經驗的菇農甚至都比北方科研人員強。更談上廣大菇農了。
為此筆者提出“南菇北移”更需“南力北調”的新觀念。這是因為在我國,無論從食用菌種植技術看還是從管理方法、營銷體系看,南方比北方更為發達。伴隨著北方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產業較發達地區南方的擴張完全有可能帶動產業較落后的北方地區實現加速度發展,從而也會給南方涌現出大量商機。
北方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南方同仁應積極參與,赴北開發,給植入北方菇農的市場意識,商品意識,從而催生北方菇農的經商能力和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南方同仁在北方開發也能形成規模效益,甚至遠高于南方發展的效益。南方同仁在開發食用菌的過程中,已經有了不錯的資本原始積累,而且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市場觀念強,積累了大量的精神財富和無形資產。這是北方同仁急需學習的地方。我希望南方同仁不再局限于南方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哪里有市場就把產業做到哪里,哪里價格高效益好就到哪里去開發。事實上已有無數到北方開發食用菌的南方同仁在當地從事技術指導、興辦企業、食用菌貿易等經營活動。不但為北方食用菌的產業注入了活力,也帶動了很多菇農致富,而且能讓廣大菇農融入行業,融入市場,解放思想,活躍思維,其影響正日益深刻。
南菇北移也同時帶來了管理方法、營銷經驗以及資本的北移。南北食用菌同仁相結合,優勢互補,抓住“南菇北移”的商機,在栽培技術、品種、質量和營銷、研發水平上進行全面提升,把握市場商端構建生產基地和銷售平臺,打造完整的食用菌產業鏈,是我國食用菌持續穩定發展之路。南力北調方能使南菇北移更具活力!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