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從事食藥用菌行業多年,調研過食用菌大大小小的企業,也調研過許許多多菇農群,不敢說對這個行業有多深的了解,但所見所聞,總讓我感覺中國的食用菌生產能力是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要成為食用菌強國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一、我們的食用菌產業群很血汗。食用菌從業人員的吃苦耐勞精神與任何一個國家相比,都占明顯優勢。在中國南北方食用菌產業群,有數不清的技術落后、產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食用菌企業和菇農群,這些企業和菇農群技術低、效益差,唯一的優勢就是有螞蟻般吃苦耐勞、牛馬般順從的從業者在支撐,很多食用菌企業的員工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住著簡陋的房子,過著最低級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又有很多菇農起早貪黑、不分晝夜的在菇棚里辛勤的操勞著。
如果這些食用菌企業的員工以小時計算報酬,他們或許是全球工資最低的。一些計件取酬的企業,員工們的勞動時間平均長達12小時以上,不肯休息。她們一聲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勞作10小時以上,沒有人督促她們、也沒能人直接管理她們,只因為她們比其他企業的收入高一點點,她們就十分珍惜。他們省吃儉用用掙來的薪水養家糊口,從不怨言他們的工作有多累。
據一位在烏克蘭發展食用菌的同仁介紹,在烏克蘭,食用菌企業要員工加班都是相當困難的,他們會提出很多要求。在那里,諸如拌料之類的苦活他們是不會干的,而且烏克蘭人很講究諸如禮拜的休息日,即使是工作時間,也會醉醺醺的躺下休息。所以我認為,中國的食用菌產業,是由吃苦耐勞的從業者的血汗支撐著,這種產業模式在世界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生存的,除非有中國人。
二、沒有熟練的食用菌產業員工難以達到先進產業的標準。在中國的食用菌產業群中,但真正懂技術的熟練員工十分稀少,這是由于大部分中國食用菌企業沒有長期計劃、缺乏技術支撐造成了,大量來自農村的員工們今年在這家企業、明年到那家企業,今年接種、明年拌料,后年采菇,員工的流動性極大,沒有有效的組織管理,沒有基本的崗位培訓。同時由于企業也缺乏長遠計劃,往往是什么菇好賣就一窩蜂似地種什么,員工的技術也必須隨著產品的更換而變更,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會開除現有員工,然后到市場上重新招,這就造成絕大部分員工難以在一個技術工種上從事較長的時間,產業技能就無從提高。
看一下我們的近鄰,日本在食用菌技術開發上同我國很難占優勢,但他們有一支世界無可比擬的技術精湛的產業大軍,他們從事相關工作幾十年,他們靈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產品,這雙靈巧的手在高等院校是教育不出來的,也不是短期培訓能達到的,而是多年磨練出來的,而我們中國人有比日本人更靈巧的手,我們也曾造出精美絕倫的工藝品,但現在中國食用菌的產業模式沒有給他們磨練雙手的舞臺,從業者像流沙一樣今年在這明年在那流動,他們難以達到技術熟練所需的條件。
三、沒有規?;氖秤镁a業難以達到標準化的食用菌產業。中國食用菌企業大都規模小,制造同類菇品的企業比比皆是,如果以發達的日本食用菌企業標準來衡量,我國的這些企業只能算作坊,達不到產業化的生產標準,在中國食用菌工廠最密集的福建省,好多個食用菌工廠加起來的年產值只有臺灣一個戴式養菌園大型企業的總產值。一樣的產品無數工廠分開來做,其結果是工廠開工不足、產品成本高,企業無多余資金進行技術開發,也無多余資金供養一支技術開發隊伍。同時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很多食用菌企業也無意引進更先進的技術設備。在我國食用菌發達地區,從事食用菌行業的正規企業和作坊式企業數不勝數,但沒有一個享譽世界的品牌,甚至也沒有幾家達到起碼的規?;a標準。
四、以低技術為主體的食用菌群體難以壯大。發達國家的食用菌企業基本都有產品自主開發能力,能形成科研、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而大部分中國食用菌企業基本上是仿制或套用別人的模式生產,技術上受制于人,利潤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別人手中,中國食用菌的科研體系與生產體系品基本處于脫節狀態,產品開發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為主,自主開發的產品極少。
五、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難以達到先進的標準。食用菌企業生產越是進步,對管理的要求越是嚴格,這是中國食用菌行業最缺乏的。中國食用菌企業總數比國外多無數倍,但能生產食用菌成套設備的工廠很少,大部分設備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在中國各食用菌企業可以看到,相對先進的設備、工藝要求高的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在這方面中國最缺的不是生產能力,而是對成套設備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力,成套設備不同于規模生產的產品,一套生產流水線設備幾年也許只能賣一套,要想產生利潤,就必須把各相關材料、廠家、規格、標準等各種復雜因素進行綜合組織像裝配鐘表一樣進行精確裝配,一個環節的管理錯亂就會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中國食用菌企業還缺乏這樣精確的組織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大型食用菌企業的管理層基本上是官員式的管理方式,規模較小的企業沒有這樣鍛煉機會,我想,如果把戴式養菌園生產放在中國大陸、并由大陸人來管理的話,那么成本會高很多。以我個人觀點看,中國食用菌企業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對管理者進行科學的選用標準,大量無能、人格低下、好鉆空子、工于心計的無能之輩占著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優秀管理人員的發展空間。
中國食用菌產業群有世界上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最能吃苦耐勞的從業者,但缺乏技術熟練的產業員工;有世界最多的企業,但沒有一家世界級規模的企業;能造成種類齊全的產品,但技術先進并自主開發的產品很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但難以造出技術先進的成套生產設備。
中國食用菌產業離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食用菌產業強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食用菌產業只能是一個初級產品加工基地,難以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產業標準。食用菌產業-路漫漫。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