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栽植了32萬袋香菇,平均每袋純利潤達到2.50元。今年我投資79萬元發展了38萬袋,爭取有個更大的收成。”在平泉縣榆樹林子鎮北井村的百畝地栽香菇園區,園區主人張明才指揮幾十名雇工裝袋蒸菌。正月,本是串親訪友、休閑聚會的時候,但是在菌鄉平泉,人勤春來早,菇農們早已開始了一年的忙碌,備料、蒸菌、建園區,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隨處可見。
榆樹林子鎮黨委書記張會武介紹:“現在,全鎮建食用菌園區1705畝,農民年增收2000余萬元,嘗到了豐收的甜頭后,再沒有了‘冬閑’這一說。”
走進臥龍鎮廟后村熱河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生產車間,合作社理事長侯寶蒼正在車間內忙活著采摘滑子菇。高高的鐵架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食用菌棒,看上去蔚為壯觀,一簇簇小蘑菇挨挨擠擠,長勢良好。
從事食用菌產業十幾年來,侯寶蒼已擁有2個占地百畝的食用菌園區,并且實現了工廠化周年生產,由此也帶動了全村的食用菌發展,使廟后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專業村。
截至目前,平泉已培樹了10余個食用菌品牌,產品遠銷歐美10余個國家,菇農收入逐年穩步增長。去年,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還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據該縣食用菌辦公室統計,2012年平泉食用菌生產總量將達到3.2億盤(袋)。
榆樹林子鎮黨委書記張會武介紹:“現在,全鎮建食用菌園區1705畝,農民年增收2000余萬元,嘗到了豐收的甜頭后,再沒有了‘冬閑’這一說。”
走進臥龍鎮廟后村熱河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生產車間,合作社理事長侯寶蒼正在車間內忙活著采摘滑子菇。高高的鐵架上整整齊齊地碼放著食用菌棒,看上去蔚為壯觀,一簇簇小蘑菇挨挨擠擠,長勢良好。
從事食用菌產業十幾年來,侯寶蒼已擁有2個占地百畝的食用菌園區,并且實現了工廠化周年生產,由此也帶動了全村的食用菌發展,使廟后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專業村。
截至目前,平泉已培樹了10余個食用菌品牌,產品遠銷歐美10余個國家,菇農收入逐年穩步增長。去年,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還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據該縣食用菌辦公室統計,2012年平泉食用菌生產總量將達到3.2億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