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6月至6月底,通過云南省多部門努力,全省鮮松茸出口已達750噸,實現創匯3,000萬美元;冰凍松茸和干松茸出口250噸,創匯600萬美元。松茸已成云南省促農增收最多、創匯額最高的單一農副產品。
多部門聯手防“農殘”
省商務廳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松茸能取得這么好的出口成績,與云南省多部門的努力分不開。今年以來,省商務廳、省林業廳、海關、檢驗檢疫、東航云南公司等部門積極配合,認真汲取因質量問題引發的日本“農殘留”事件教訓,從采、收、儲藏加工、運、檢、報關等多個環節入手,嚴把質量關;努力為農民、經銷商搞好服務,使全省松茸出口出現了采摘與資源保護同步,農民增收與擴大出口創匯并舉,數量增加與確保質量統一的良好勢頭,讓松茸出口合格率在多道嚴格檢驗中均達到百分之百。
由此產生的好處是,滇西北20多個縣市的數十萬農民增收,松茸采集承包戶一年凈收入可達萬元以上。
昆明成松茸出口基地
更為可喜的是,云南省有關部門通過與東航云南公司合作,大大縮短了松茸運輸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運輸費用,使云南成為了西南地區的主要松茸出口集散地。
目前,四川、西藏的大部分松茸已從云南通道出口,香格里拉、昆明成為云南省鮮松茸出口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兩地天天都有航班飛往日本,出口產品隨時能按質按量地運走,受到了產區和銷區的歡迎。
居安思危打造品牌
雖然云南省松茸出口成績年年攀升,但業內人士指出,要想把松茸產業做大做強,以下4點是關鍵:一是確保產品質量,按進口國食品衛生法規定,農殘物必須嚴格控制在0.1ppm以下,從采菇、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保證產品安全,從源頭上杜絕農殘超標,打出云南省松茸的國際品牌;二是信譽作保證,如農殘超標就地銷毀,并嚴禁摻雜使假,確保云南松茸質量,才能保住市場,保護松茸資源;三是結合當地實際,借鑒推廣有利措施,禁止掠奪式的濫采亂挖導致資源枯竭;四是積極開展松茸科學試驗,力爭在適產區建立人工促繁基地,在采摘、運輸、倉儲過程中確保產品安全,延長貨架期,確保云南松茸精品形象,增加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