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衢江區雙橋鄉溪灘村村民阮淑芬到衢江菌種廠買了1000袋秀珍菇菌種。同日,該區蓮花鎮月山村村民王招富也到該廠買了1000袋秀珍菇菌種種植。該區科協副主席秦耀光相告,秀珍菇這種反季節菇因產量高,口感好,價格不菲,頗受衢江菇農喜愛,目前全區已有300多戶農戶種上了秀珍菇,共計450萬袋。
過去,衢江區菇農以種傳統菇為主,經濟效益不是很高。遇到天氣惡劣或產菇多的年份,收益更是微薄。為調動菇農積極性,發展區域特色農業,去年,衢江區科技局干部經多方考察,認為種植反季節菇能帶動菇農致富。他們通過前期宣傳發動,參觀培訓,讓群眾對反季節菇生產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些科技干部還帶頭參股投資種植,收效不錯。
在科技干部的帶動下,一些菇農也開始嘗試種植。大洲鎮荒圩埂村村民傅啟良過去種傳統菇,經濟效益不佳。去年3月,他嘗試種植了8萬袋反季節菇,在區科技部門和福建古田縣專家的耐心指導下,經過精心栽培,菇產量、形狀都達到第一等級要求,受到了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客商的青睞。據悉,今年他已采摘并出售1.5萬多公斤,每公斤售價達10元以上,獲利12萬元以上,預計今年全年可生產鮮菇2.5萬多公斤。
蓮花鎮菇農也愛上了秀珍菇,在鎮里的幫助下,他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首批入股社員40名,聯系農戶186戶。并建起生產示范園區,園區前期投資380萬元,占地面積30畝,建造多功能鋼架結構大棚10000余平方,年可種植食用菌300萬袋。(徐理華 鄭利平 鄭小云)
2004年10月09日 衢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