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省金鄉縣化雨鎮食用菌種植基地,10多個人正給一輛江蘇南京的大卡車裝貨,指揮裝車的婦女是這個基地的總經理高愛榮。她一邊指揮裝車,一邊不停地接電話,她說每天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客商的電話200多個。在貨車的另一頭就是她種植的40多畝大棚,大棚里200多位農民工正忙于采金針菇。正在采金針菇的張萍萍高興地說:“以前,一到冬天就沒事干,整天在家閑玩,現在我們周邊村都在發展食用菌,我在這個基地打工,每天能掙一百多元。”
周翠修是第一個跟高愛榮學菌類種植的,期間,縣里有關專家和基地技術人員免費上門傳授種植技術和管理知識。經過兩年的發展,他現在已擁有兩個大棚,2010年凈收入達到了16萬元。他指著剛剛花10多萬元買回來的小轎車,笑瞇瞇地說:“今年不但買了轎車,還都靠種植金針菇蓋上了樓房,日子過得別提多舒服了。”在這個基地的帶動下,金鄉縣因勢利導,依托這個食用菌基地,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無公害食用菌種植。
2011年,化雨鎮新增食用菌種植戶128戶,新增種植面積600余畝。目前,金鄉全縣新增種植面積1600余畝,銷售范圍擴大到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可實現農民凈收益過億元,成為該縣繼大蒜產業之后的后續主導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