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滿族自治縣的蘑菇產業是鞍山乃至遼寧農業的一塊“金字招牌”。全縣通過采取建設產業基地、推進深加工、加強科技研發、完善市場流通“四位一體”模式,將小蘑菇做成大產業。2011年,岫巖縣蘑菇產量60萬噸,一躍成為“全國蘑菇第一縣”;預計實現產值36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68%;全縣每兩三人中就有一人從事與蘑菇相關的產業,總人數超過20萬人,覆蓋全部鄉鎮;成功躋身全省首批 “一縣一品”基地縣行列。
岫巖縣從2010年開始,每年拿出1.1億元專款支持發展食用菌產業,食用菌種植熱迅速席卷全縣。至目前,已形成“一條線三大片”食用菌產業區域化布局。 “一條線”即以張莊公路兩側為主線,建成年生產能力500噸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0多個;“三大片”即 “南草菇”、“中滑菇”、“北香菇”的生產布局,以桓蓋線為界,在南部鄉鎮形成草腐菌主產區,在中部鄉鎮形成滑菇主產區,在北部鄉鎮形成香菇主產區。目前“三大片”已發展超百萬盤(段)食用菌生產基地60多個、專業村30多個。
全縣通過推進蘑菇深加工,實現了從原料基地向產成品基地戰略轉移。目前,岫巖縣已引進各類食用菌深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食用菌8萬噸以上,全部達產后深加工能力可達20萬噸。岫巖縣還提高菌種研發能力,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推進由菌種需求大縣向菌種研發大縣、供應大縣轉變,先后引進建設研發企業和機構5家,共研發推廣花菇、雙孢菇等新品種20多個。
市場大小決定產業規模。岫巖縣重點實施3個市場建設。一是立足本地市場,先后建成6個日吞吐量100噸以上的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開工建設了集加工、貿易于一體的前營農業高新區食用菌交易大市場。二是開拓國內市場,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建立經銷窗口,將岫巖縣食用菌銷往各地。三是放眼國際市場,以出口企業為龍頭,以舉辦“蘑菇節”為平臺,不斷提高食用菌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目前,岫巖縣滑蘑出口量已占全國“半壁江山”。
岫巖縣從2010年開始,每年拿出1.1億元專款支持發展食用菌產業,食用菌種植熱迅速席卷全縣。至目前,已形成“一條線三大片”食用菌產業區域化布局。 “一條線”即以張莊公路兩側為主線,建成年生產能力500噸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0多個;“三大片”即 “南草菇”、“中滑菇”、“北香菇”的生產布局,以桓蓋線為界,在南部鄉鎮形成草腐菌主產區,在中部鄉鎮形成滑菇主產區,在北部鄉鎮形成香菇主產區。目前“三大片”已發展超百萬盤(段)食用菌生產基地60多個、專業村30多個。
全縣通過推進蘑菇深加工,實現了從原料基地向產成品基地戰略轉移。目前,岫巖縣已引進各類食用菌深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食用菌8萬噸以上,全部達產后深加工能力可達20萬噸。岫巖縣還提高菌種研發能力,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推進由菌種需求大縣向菌種研發大縣、供應大縣轉變,先后引進建設研發企業和機構5家,共研發推廣花菇、雙孢菇等新品種20多個。
市場大小決定產業規模。岫巖縣重點實施3個市場建設。一是立足本地市場,先后建成6個日吞吐量100噸以上的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開工建設了集加工、貿易于一體的前營農業高新區食用菌交易大市場。二是開拓國內市場,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建立經銷窗口,將岫巖縣食用菌銷往各地。三是放眼國際市場,以出口企業為龍頭,以舉辦“蘑菇節”為平臺,不斷提高食用菌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目前,岫巖縣滑蘑出口量已占全國“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