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國家級香菇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在吉林省臨江市正式啟動。吉林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高文玉、白山質監局副局長任學東、臨江市人大副主任方敬池、副市長尹相美、市政協副主席郭龍梅等有關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
臨江市是典型的林區,全市有林地23.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3%以上,近年來在市委、政府支持下,香菇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產業發展逐步向規模化、科技化、高效化方向發展。建立優質香菇標準示范區,通過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建立完善檢測體系,加大宣貫力度,實施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不僅可以推動該項目建設,加速香菇生產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而且可以為林區非林產業的發展壯大開辟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能創造出幾千個勞動崗位,解決農民、林業職工就業,實現富余勞動力就地消化轉移又能帶動他們致富。有利于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對促進臨江市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該項目的實施單位是吉林森工集團臨江林業局,協作實施單位是臨江市質監局、農牧局、科技局,在長白山林區建設國家香菇標準化示范區,發展香菇種植還有獨特的優勢:一是,地域氣候優勢。臨江市地處長白山腹地,夏季氣候涼爽,有5個月的時間適宜香菇正常出菇生長。由于晝夜溫差大,生長出的香菇肉厚、質地好品質高,花菇和一級菇比例比較大。產品恰好在市場供應量不足期上市,與南方形成了自然的反季節上市,產品即能穩定市場供應,又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二是,原料資源優勢。長白山林區每年木材采伐剩余物和木材加工的余料等都可用于香菇生產,木材原料充足。三是,人力資源優勢。香菇是一項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和農業新科技、新技術的應用,農村中解放出了大量的勞動力,而近年來隨著國有林業企業改制的深化和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林區富余勞動力也逐年增多,都為香菇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四是,項目產能優勢。香菇種植項目產出比高,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物資消費,用工拉動就業收入。五是,產品優勢:由于長白山林區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氣溫不高,而且晝夜溫差大。獨特的氣候下,生產出來的香菇肉厚、質地好,高品質的花菇、厚菇遠銷國外多個國家。
臨江國家級香菇生產基地目前生產香菇菌袋150萬袋,年產香菇1125噸,建有香菇出菇棚3000個,占地面積50公頃,從業人員1500余人。本建設項目到2013年,可輻射帶動臨江市13個鄉鎮街,發揮集約化、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通過公司的帶動、技術培訓和推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直接帶動農戶大面積種植香菇,公司以訂單模式定價或保價收購深加工、銷售,推進臨江優勢特色農業的發展;長白山林區反季節香菇栽培達到年生產能力22500噸,產值實現1.6億元以上的目標。可創造大量工作崗位,吸納農民、林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提高種植戶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促進林區產業調整和經濟的增長,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同時本建設項目可將農林生產廢棄物轉化為高附加值的香菇產品,并快速將這些廢棄物分解,還林或還田,加快了生物璉物質循環速度,是典型的低碳產業和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