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菇之鄉”“中國靈芝之鄉”……食用菌產業為麗水打造出了一張張金名片,作為麗水傳統農業支柱產業,2010年麗水市食用菌總栽培量在7億袋左右,食用菌總產量達到52.7萬噸。隨著相關產業擴張,我市如今從業人員達25萬人左右,全市現有食用菌加工企業、加工戶650余家。我市已形成全國最具規模的食用菌原材料設備生產、銷售集散地,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木耳菌種產銷地。
慶元香菇:品牌價值達43.78億元
“在慶元,慶元香菇既能代表一個產品,又能代表一個產業,慶元更是具有豐富獨特的香菇歷史文化。”慶元縣農業局產業科科長楊剛告訴記者,近年來,“慶元香菇”的生產、加工全過程都實施了標準化生產,生產量常年穩定在1億袋。
“慶元香菇”先后榮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全國食用菌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等稱號。2003年“慶元香菇”證明商標獲準注冊;2006年榮膺浙江省十大名菇榜首;2010年“慶元香菇”排名中國農產品區域品牌第八位,價值達43.78億元,列全省農產品第一,全國食用菌類第一。如今,慶元也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香菇產地和集散地”,產品遠銷國內外。
松陽花菇:肉質結實口感好
2007年松陽被授予“中國花菇之鄉”。松陽縣農業局產業科科長徐發余告訴記者,由于松陽花菇全部采用傳統的人工割袋出菇方式進行割袋現蕾、全部利用山泉水對菌棒進行補水和噴水、離地仿生態栽培模式,使“松陽花菇”形成了自有的特色:成花率高,肉質結實,口感好,產品質量好。
2010年,松陽花菇栽培規模達到3600余萬袋,總產量(鮮)1.8萬噸,產值1.7億元,占松陽農業總產值的10.5%左右。有“中國花菇第一鎮”之稱的玉巖鎮,已建立了“浙南花菇市場”,如今市場交易紅火,2010年實現交易額2.4億元。
黑木耳:三大巨頭來PK
單片耳片厚、色澤深、口感松脆、耐浸泡、可食、可藥、可補……這些特點都是我市三大黑木耳的主要特色,“處州十珍”活動評選中,龍泉、景寧、云和三縣、市都送上了各自的黑木耳珍品前來打擂。
龍泉黑木耳:龍泉是“中國黑木耳之鄉”。2010年,龍泉全市栽培黑木耳1.35億袋,產值4.05億元,占食用菌產值的80%,從業人員近7萬人,占農業人口的1/3。今年6月14日,“龍泉黑木耳”成功注冊為國家證明商標。
龍泉市農業局經濟作物站副站長許年林告訴記者,龍泉黑木耳產品還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國內各省市。目前,全市擁有黑木耳經銷企業200余家,購銷隊伍3000余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浙閩贛食用菌交易中心,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年成交干木耳量2萬余噸,成交額15億元,成為溝通城鄉及全國黑木耳交易的橋梁。
云和黑木耳:位于云和縣紅光路的云和師傅農產品銷售中心門口,經常可見工人正忙碌地往車上裝黑木耳、香菇等農產品,包裝盒上“云和師傅”四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如今,云和黑木耳已成為云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產業,年生產量達3000余萬袋,待料黑木耳產值超億元。
云和縣農業局產業科科長葉柳祥說,如今,“云和師傅”的名氣是越來越大,他們在全國28個省的160多個縣指導異地農民種植段木黑木耳,創產值約2.8億元。隨著產業的發展,云和縣已成為中國南方黑木耳的集散地,年銷售額達5億元,由于云和黑木耳質優品佳,多次在農博會上榮獲金獎,產品遠銷歐洲、東南亞等地。
景寧黑木耳:景寧縣具有黑木耳生長的優越自然氣候環境,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品種選育和純菌絲段木接種技術研究到現在,景寧縣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仿段木黑木耳栽培模式。2010年生產規模達1300多萬袋,產量1.9萬噸,產值8000余萬元,目前待料黑木耳呈快速發展態勢。
景寧黑木耳遠銷上海、廣東、福建、北京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國家。景寧黑木耳曾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等稱號。
龍泉靈芝:好山好水出好芝
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闊葉林資源,良好的氣候與土壤條件,以及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造就了龍泉靈芝朵大、肉厚、色澤好、結構致密、品質優良、孢子飽滿的極佳品質。
具有“中華靈芝第一鄉”美稱的龍泉,真正開始人工栽培靈芝始于上世紀90年代。1992年,龍泉寶溪鄉人工栽培段木靈芝獲得成功,此后,人工栽培段木靈芝技術得到迅速推廣。2006年“納富特牌靈芝”被評為“浙江十大名菇”,獲國食健字批文的保健品有6個,研制開發了靈芝破壁孢子粉、靈芝膠囊等精深加工產品近20個,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2010年,龍泉市段木靈芝栽培量達到4100立方米,年產干芝267噸,產孢子粉135噸,總產值7002萬元。2010年1月,龍泉靈芝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從5月6日,市農業局聯合本報開展“處州十珍”農產品評選活動到現在,市民們的參與熱情高漲,不斷向晚報發來推薦的“處州十珍”名單。昨天,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本月初各縣(區)農業部門已完成推薦。在綜合市民意見之后,現已確定擁有27件農產品的候選名單,本次活動也正式停止推薦。從今天起,本報將開設關注處州十珍評選欄目,陸續向讀者介紹這27件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