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津支援歷史上資金投入最大、資助領域最全、涉及范圍最廣的援疆行動正在南疆和田地區蓬勃展開。天津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張建國介紹,在確保援疆項目和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的同時,提高服務水平,打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吸引社會資金到和田共同發展,成為天津援疆工作的新思路、新特點。截至4月底,經過天津援疆指揮部的積極努力,有20余家企業與和田當地簽訂投資協議,涉及投資41億元。
引進一個項目 增添一個龍頭產業
在于田縣工業園區,和田堯柏水泥有限公司日產4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這是目前于田縣,乃至和田地區引進的最大水泥項目,今年4月17日開工建設,一期總投資7.6億元,明年3月建成投產。年產各種型號水泥200萬噸,預計年實現工業產值6.5億元,上繳各種稅費6000萬元,將新增400個就業崗位。
于田縣有關負責人介紹說:“2010年全縣財政收入也只不過4500萬元左右。通過天津引進的這個水泥生產項目,縣財政收入將會大幅提升,這為于田縣實現跨越式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據介紹,堯柏水泥項目將全面采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裝備,建成后各類污染物排放將完全達到國家標準,每噸熟料可利用余熱發電35度,年可節約標準煤2萬噸,將成為國內水泥行業低能耗的標桿項目。
能夠引進這樣優質高效的企業項目,有賴于天津援疆干部的辛苦付出。從前期接觸、到簽約再到正式開工建設,僅僅用了四個月。這段時間,天津援疆指揮部做了大量協調工作,他們指派專人負責跟蹤服務,天津、西安、烏魯木齊、和田……援疆干部一圈又一圈地跑;接洽投資、實地勘察、報送材料、申請審批、簽署協議……援疆干部一項又一項地推進。他們抱定一個目標,就是要全力確保項目迅速落地。
堯柏水泥既發現和田地區無限的商機,也看到良好的投資氛圍。通過天津援疆指揮部的牽線搭橋,企業又與和田有關部門深入磋商洽談擴大投資。企業負責人羅先波向記者透露,在了解到和田地區水泥工業的現狀及市場情況后,今年初企業又以控股方式對和田魯新建材有限公司進行了重組。在剛剛出爐的技術改造報告中,計劃建設年產200萬噸普通水泥、60萬噸特種水泥的生產線。到2012年底前,堯柏水泥將在和田地區年產總計460萬噸,年工業產值達20億元,上繳各種稅費約2億元,安排解決當地上千人就業。
落戶一家企業,培育一種發展模式
作為另一個天津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策勒縣天津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也于3月底順利開工建設。天津市金三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建設700畝循環農業示范園的基礎上,今年再投資1.76億元,新開辟1500畝戈壁荒灘發展食用菌種植加工基地。到6月底策勒縣戈壁灘上將建成500個食用菌大棚,預計可年產優質鮮菇2000萬公斤,年營業收入達1.28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安排700個當地勞動力就業,為當地農戶每年帶來1360萬元的工資收入。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施工現場已完成大棚整體基礎槽70個,在建大棚20個。為使項目提速建設,天津策勒循環農業示范園區正在加緊制作培育香菇、茶樹菇、秀珍菇、雪蓮、靈芝等5個品種的菌棒,先期將制成100萬棒。”
天津援疆重點引進扶持該項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能通過企業輸入先進種植經驗,同時引進了一套“園區+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即依托科技示范園區,通過組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向策勒縣農戶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以帶動地方食用菌產業的自我發展,從而幫助農戶提高技能增加收入。企業還將通過約請各科研院所專家,圍繞設施農業發展技術展開培訓,根據不同季節和種植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地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開展各種形式的現場技術指導和服務,每年將培訓農民2000人次。
為確保配套推廣工作順利進行,天津援疆指揮部決定以撥付設施農業項目資金方式給予支持。在策勒縣恰合瑪村選擇20個試點農戶,將其納入農業大棚項目建設管理,為每個農戶補助1萬元,用以建設菌棚,推廣普及新技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借助天津金三農的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能夠讓當地百姓盡快得實惠。”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張建國介紹說,“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設立產業援疆基金,采取貼息、補助等形式,扶持企業在和田發展。”
像建設家鄉那樣,為和田招商引資
為加快和田地區東三縣產業發展,早在去年市委、市政府就確定了天津對口援疆工作要堅持“輸血”與“造血”、“硬件”與“軟件”相結合,在注重項目資金輸入的同時,更加關注向受援地輸入先進的發展理念。張建國介紹說:“結合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在實踐中,我們覺得財政投入是有限的,社會資金是無限的,要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支援和田。近一年來,我們一手抓對口支援項目,一手抓招商引資、促進與內地交流、合作、發展,以天津的干部援疆、資金援疆帶動社會力量的全面援疆,推動當地跨越式發展。”
天津對口援助的和田地區東三縣產業基礎薄弱,第二產業比例僅為15%,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尚未形成,并不具備足夠的投資吸引力,企業選擇在東三縣投資的愿望較低。因此在援疆工作中指揮部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采取各種舉措,引入優質企業落戶和田。
入疆以來天津援疆指揮部把和田視為第二故鄉,帶著感情招商,像建設天津那樣,研究扶持和田地區東三縣產業發展。指揮部要求每位援疆干部,人人要有招商意識,時時不忘招商工作,處處搜集招商信息。去年,就借助新疆天津商會這個平臺,加強與內地企業和有關人員的聯系,推動20余家企業分別與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政府就28個項目簽訂了框架協議。項目涉及農產品基地建設、農副產品加工、新型建筑材料、輕化工產品、商貿物流、礦業資源開發、市政基礎設施、旅游資源開發等方面。其中,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3500萬元的鈞窯建材項目的落成投產,徹底改寫了“民豐無規模工業”的歷史。
現在天津援疆指揮部正在積極運作,加強對和田地區東三縣的宣傳推介力度,今年上半年力爭再引進10家企業落戶并開工建設。5月底還計劃在“津洽會”上組織和田展團與全國近百家企業進行洽談。同時,集結和田東三縣各相關部門與市工商聯、市青企聯、北辰區、武清區、靜海縣等部門、單位、企業進行商務對接,吸引更多企業來和田尋找商機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