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舒洪鎮的菇農忙碌在菇棚里,有的菇農正在給菇段注水等常規管理。據鎮農技人員介紹,2011年該鎮的食用菌發展要高于2010年。這是縉云科技生產食用菌的一個縮影。
2010年,全縣食用菌總產值為1.81億元,呈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近年來,縉云的食用菌發展效益日漸顯現,特別是在加強技術推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10年,縣農業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科技下鄉活動和科技入戶等措施,組織部分示范戶菇農參加一些交流會。并到新建、五云、大洋鎮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贈送《食用菌栽培技術》和《浙江食用菌》書刊200本。
同時,農業部門抓好菌種和原輔料管理,對菌種場從品種引進選育、菌種生產、菌種銷售三個環節嚴格把關,并實行統一標簽,進行不定期檢查。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縉云的食用菌品種呈現多樣化,新品種新技術的開發猶為重要。如反季節秀珍菇栽培量不斷擴大、引進推廣L808香菇新品種等。根據對縉云兩家菌種生產場的菌種銷售統計,目前已經對縉云和外出的菇農累計推廣應用L808香菇新品種1800多萬袋,菇農增收5200多萬元。L808香菇新品種的推廣,改變了縉云香菇品種單一的局面,加快了品種結構調整,提升香菇產品品質,增加了市場競爭力。
2010年,全縣食用菌總產值為1.81億元,呈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近年來,縉云的食用菌發展效益日漸顯現,特別是在加強技術推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10年,縣農業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科技下鄉活動和科技入戶等措施,組織部分示范戶菇農參加一些交流會。并到新建、五云、大洋鎮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贈送《食用菌栽培技術》和《浙江食用菌》書刊200本。
同時,農業部門抓好菌種和原輔料管理,對菌種場從品種引進選育、菌種生產、菌種銷售三個環節嚴格把關,并實行統一標簽,進行不定期檢查。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縉云的食用菌品種呈現多樣化,新品種新技術的開發猶為重要。如反季節秀珍菇栽培量不斷擴大、引進推廣L808香菇新品種等。根據對縉云兩家菌種生產場的菌種銷售統計,目前已經對縉云和外出的菇農累計推廣應用L808香菇新品種1800多萬袋,菇農增收5200多萬元。L808香菇新品種的推廣,改變了縉云香菇品種單一的局面,加快了品種結構調整,提升香菇產品品質,增加了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