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雙流縣農民三年摸索白靈菇試種成功


    【發布日期】:2011-03-21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作者】:廖慧
    雙流試種白靈菇成功 每斤賣60元(圖)

    李耀中 本報記者 廖慧 文/圖

      被譽為“天山神菇”的珍稀食藥兩用菌白靈菇,是一種中低溫型食用菌,雖然價格居高不下,但由于它生長需要獨特的環境而在川內人工栽培成功很少。近日,雙流縣金橋鎮傳來白靈菇試種成功的消息。3月9日,記者來到金橋鎮一探究竟。

      三年摸索白靈菇試種成功
      走進金橋鎮金馬村白靈菇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一個個菌袋上盛開著一朵朵巴掌大的雪白菌花,潔白如云,大的約一斤左右。說起白靈菇人工栽培,該生產基地負責人蔡祖蓉感慨萬千。她告訴記者,摸索了三年,終于成功試種白靈菇。
      蔡祖蓉說,白靈菇開如靈芝,食如鮑魚,集食用保健于一身,被尊為食用菌家族中的上等珍品,很多高檔餐廳都將它作為高檔菜品之一,在北京、上海、沈陽等地,高峰時期曾賣到100元到200元一斤。除鮮食之外,白靈菇還可以加工成罐頭,切片烘干,做成調味品等深加工產品。
      蔡祖蓉告訴記者,正是看中了白靈菇的前景,再加上有個朋友在云南麗江種植白靈菇,效益很不錯,她才決定投資栽培白靈菇。2008年,蔡祖蓉在金馬村租了近百畝土地。由于對白靈菇菌株的自身特點了解不足,加上技術不過關,第一年以失敗告終,損失上百萬。
      經過三年的實驗和摸索,蔡祖蓉終于基本掌握了在成都地區生產種植白靈菇的技術。但好事多磨,本以為10多萬袋菌株豐收在望,哪知在今年過年前溫度沒有控制好,大部分菌株壞掉了,只剩下1萬多袋。所幸的是,這一萬多袋菌株長勢良好,目前每天都有鮮菇出棚。

      前景看好技術成熟再擴產
      雖然栽培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目前也沒有盈利,但蔡祖蓉很看好白靈菇的市場行情。“白靈菌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南等地,川內少有生產,我們的白靈菇銷售根本不用愁。目前,成都市內的一些高檔酒店早就打來電話訂購我們的白靈菇。”蔡祖蓉告訴記者,這一批白靈菇是冬天栽培的,產出多集中在春末夏初,一個菌袋可產3斤左右,目前基地每天能產100斤左右,四月份將進入盛產期。由于1萬多袋的菌株產量有限,因此售價60元/斤仍供不應求。按這個價格,一個菌袋的菇能賣180元左右。
      “白靈菇一年四季都可栽培,生產成本并不高,一個菌袋大概6元-8元,只是初期建大棚和人工管理成本比較高。等技術成熟,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擴大白靈菇的人工栽培面積,提高產量。同時我也希望帶動周邊群眾一起種植,共同致富。”蔡祖蓉說。

      延伸閱讀
      專家提醒:大面積推廣需謹慎
      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甘炳成告訴記者,白靈菇在北方種植很常見,四川氣候高溫高濕,并不太適合白靈菇種植,過去德陽有地方種植,但數量較少。要種好白靈菇,必須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將這兩者控制好了,種植白靈菇也不是一件難事。
      省農科院專家王波則提醒廣大農戶,白靈菇市場行情的確不錯,但受氣候限制,在四川種植白靈菇產量低,成本較高,因此相比其他菌類,我省一直沒有大面積推廣白靈菇,建議農戶如要大規模種植需謹慎。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启东市| 台安县| 广灵县| 丹江口市| 天镇县| 通河县| 平南县| 西华县| 黑水县| 屏东市| 东阳市| 临西县| 巫溪县| 宁强县| 响水县| 迁安市| 梁平县| 五台县| 黔江区| 德惠市| 宜城市| 防城港市| 本溪| 和龙市| 仁寿县| 清水县| 嘉兴市| 庆云县| 永胜县| 临夏县| 安国市| 宁强县| 邵阳县| 崇州市| 德清县| 黎平县| 阳泉市| 团风县| 宁海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