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河南許昌縣蘇橋鎮農民馮桂菊正在整理食用菌大棚,前來做技術指導的世紀香食用菌公司技術員告訴她,這幾天天氣晴好、氣溫升高,需要把大棚打開透透氣。
馮桂菊過去致富無門,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從去年開始,她在河南世紀香食用菌公司基地承包3個種植大棚,當年就收益9萬多元。
近年來,許昌縣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使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緊密結合,有效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的興盛。全縣形成了以小麥加工、腐竹生產、食用菌種植、畜牧養殖為主的“農”字號支柱產業。世紀香食用菌公司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為生產戶提供全程技術和銷售服務,年產食用菌4.8萬噸以上,產值4.3億元,居全省第一,白靈菇加工出口量全國第一,輻射帶動3萬余食用菌種植戶,戶年均收入1.13萬元。目前,該縣擁有這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6家,年實現銷售產值18億元,凈利潤1億多元,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帶動36萬農民年創收9億多元。
推進農業產業化,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尤為重要。該縣重點規劃了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基地建設的發展規模和區域,大力發展食用菌、腐竹、小麥等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促進了農產品增值增效。“許昌腐竹”是聞名全國的地方名產。該縣的腐竹業以質源公司和世紀豪嘉公司為龍頭,改變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習慣,實現了腐竹機械化、標準化生產,不但雙雙獲得“河南省優質產品”、“中國豆制品著名品牌企業二十強”稱號,而且還輻射帶動了20多個腐竹專業村。
目前,全縣已建成60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0萬畝大豆生產基地、 4萬噸食用菌生產基地,形成了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生產格局,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技術水平和依靠市場增收致富能力。
馮桂菊過去致富無門,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從去年開始,她在河南世紀香食用菌公司基地承包3個種植大棚,當年就收益9萬多元。
近年來,許昌縣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使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緊密結合,有效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的興盛。全縣形成了以小麥加工、腐竹生產、食用菌種植、畜牧養殖為主的“農”字號支柱產業。世紀香食用菌公司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為生產戶提供全程技術和銷售服務,年產食用菌4.8萬噸以上,產值4.3億元,居全省第一,白靈菇加工出口量全國第一,輻射帶動3萬余食用菌種植戶,戶年均收入1.13萬元。目前,該縣擁有這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6家,年實現銷售產值18億元,凈利潤1億多元,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帶動36萬農民年創收9億多元。
推進農業產業化,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特色產業尤為重要。該縣重點規劃了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基地建設的發展規模和區域,大力發展食用菌、腐竹、小麥等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促進了農產品增值增效。“許昌腐竹”是聞名全國的地方名產。該縣的腐竹業以質源公司和世紀豪嘉公司為龍頭,改變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習慣,實現了腐竹機械化、標準化生產,不但雙雙獲得“河南省優質產品”、“中國豆制品著名品牌企業二十強”稱號,而且還輻射帶動了20多個腐竹專業村。
目前,全縣已建成60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20萬畝大豆生產基地、 4萬噸食用菌生產基地,形成了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生產格局,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技術水平和依靠市場增收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