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木耳成本不超過1元錢,投入產出比最低是1:1,每畝可擺木耳1萬袋,純收入就是1萬元,效益是大田生產的10倍。效益好、投入產出比高的食用菌產業成尚志市農民增收的首選產業。
經過幾年來的穩步發展,目前,食用菌產業每年為尚志市農民人均創收3000元左右,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尚志市也被評為“中國黑木耳之鄉”。
在具體工作中,尚志市首先堅持優結構。即堅持“區域化、集約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在產業布局上,突出“東干西鮮”。東部地區,以葦河鎮為中心,依托葦河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建設黑木耳生產、加工、銷售園區,黑木耳年產量達到4.6萬噸;西部地區,以烏吉密鄉為中心,建設菇類鮮品生產、加工園區,菇類年栽培量達1000萬袋。目前,全市食用菌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0家,年加工總量達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
其次是強基地。堅持從推進標準化生產入手,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走小規模家庭生產、大規模連片經營的產業化路子。食用菌栽培總量達12億袋,居全國縣(市)第一位,在11個鄉鎮形成了產業帶,建成了9個市級黑木耳標準化園區,從業農戶達2.4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34%。
最后是暢流通。重點建設了葦河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并以此為平臺,發揮產地批發市場輻射作用,帶動了基地的穩步發展。
經過幾年來的穩步發展,目前,食用菌產業每年為尚志市農民人均創收3000元左右,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尚志市也被評為“中國黑木耳之鄉”。
在具體工作中,尚志市首先堅持優結構。即堅持“區域化、集約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在產業布局上,突出“東干西鮮”。東部地區,以葦河鎮為中心,依托葦河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建設黑木耳生產、加工、銷售園區,黑木耳年產量達到4.6萬噸;西部地區,以烏吉密鄉為中心,建設菇類鮮品生產、加工園區,菇類年栽培量達1000萬袋。目前,全市食用菌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0家,年加工總量達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
其次是強基地。堅持從推進標準化生產入手,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走小規模家庭生產、大規模連片經營的產業化路子。食用菌栽培總量達12億袋,居全國縣(市)第一位,在11個鄉鎮形成了產業帶,建成了9個市級黑木耳標準化園區,從業農戶達2.4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34%。
最后是暢流通。重點建設了葦河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并以此為平臺,發揮產地批發市場輻射作用,帶動了基地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