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沙區工商、農業水利局等部門在青木關一菇類生產地突擊抽查。
從市民拿著可疑蘑菇無處檢測,到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第一時間介入協調,到工商、農業部門表示將積極地聯合監管,昨日,備受市民關注的“可疑蘑菇”事件再度有了最新進展。目前沙坪壩區境內農貿市場的所有可疑蘑菇均已下架封存,并抽樣送至權威部門檢測。晨報將在第一時間對市民發布最終檢測結果。
與此同時,主城區盤溪、觀音橋這些大型蔬菜批發市場昨日也紛紛表示,在原有的菇類食品監管機制下,即將出臺專門針對“漂白劑”這一項目的嚴查措施。
工商部門 可疑蘑菇均封存送檢
“今天的蘑菇貨源在哪?請不要添加任何的漂白劑。”昨天上午,在有市民投訴曾買到過可疑蘑菇的沙坪壩新橋農貿市場,工商人員對市場內的商販逐一檢查,并對因銷售漂染后的蘑菇將受到的處罰進行宣傳。記者看到,此前記者暗訪時曾多次發現的雪白色蘑菇均已難覓蹤跡,市場攤位上所銷售的蘑菇色澤與農業專家認定的正常色一樣。
執法人員說,目前已在全區范圍內啟動大范圍的蘑菇突查行動,一旦發現有漂白的可疑蘑菇,立即下架封存。
新橋工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在沙坪壩區境內各個市場內檢查發現的可疑蘑菇,已全部下架封存,并統一送往農業水利局所委托的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漂白劑成分的檢測。
該負責人說,對于送檢的可疑蘑菇,先是執法人員憑借肉眼對色澤進行觀察判斷,“太白的或顏色不正常的,我們會列為疑似漂白菇,對其進行抽樣送檢,但是否真的進行過漂白,還需要科學儀器來斷定。”
工商人員說,目前已全面啟動對農貿市場的檢查,市民可放心購買。
農業水利部門 對菇類生產基地抽檢
“在進入流通領域前,菇類養殖基地是蘑菇流出的第一個環節,農業部門負責保證在這個環節絕對沒有漂白劑的存在。”昨天上午10點,在位于青木關境內的沙坪壩區最大菇類生產基地里,農業專家啟動了對生產環節的大排查,“你的菇類送往哪里銷售?對這些地點是否有記錄?”
“僅是這一家,每月送往主城的菇類就有13萬斤,主要銷往主城區。”在對其中一家菇類基地進行排查后,沙坪壩區農業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幾乎從每天的凌晨開始,大量的菇類便會從這種大型菇類生產基地送出,要么進入盤溪、觀音橋這些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進行分銷,要么被直接送往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所以,作為菇類流出的第一個環節,監測顯得非常重要。昨日傍晚6點,在對多個大型蘑菇生產基地進行檢查后,農業水利部門表示,在該環節沒有發現一家存在染色嫌疑的基地。
批發市場 將啟動漂白劑檢測
“對于漂白菇的問題,我們現在相當重視,也即將出臺專門針對農產品是否添加漂白劑這一欄的專項監測,嚴禁漂白蘑菇從批發市場這個環節流入或流出。”昨天下午,主城區盤溪和觀音橋兩大蔬菜批發市場對外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我市菇類市場在批發環節并沒有查到被漂白劑漂染的情況,同時,在目前對蘑菇等菇類農產品的監控體系基礎上,還將專門對漂白劑進行檢測。
“最遲下周全面推開,我們會跟工商部門合作,對流通領域的蘑菇重點監控。”盤溪蔬菜批發市場信息部負責人表示,已對市場內的各大批發商進行逐一宣傳教育,一旦發現對蘑菇漂染,將上報執法部門對其進行嚴厲處罰。
檢驗結果 第一時間公布
記者同時從農業水利部門了解到,市農業科學院下屬的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監測中心目前正在對沙坪壩區送檢的可疑蘑菇進行緊急檢驗,市民肉眼判斷的疑似被染色蘑菇,是否真的被漂白過?我市目前的市場上是否有增白蘑菇出現?這些問題必將得到科學解答,本報將在檢測結果出爐的第一時間向市民公布。
本報刊發《可疑蘑菇誰來檢測 4部門都說不該管》一文后,各職能部門及時協調,目前各環節均有“重兵把守”,市民拿著可疑蘑菇無處送檢的憂慮可徹底消除。
可疑蘑菇誰來檢測
又訊 昨日傍晚,就備受市民關注的“可疑蘑菇”事件,市工商局再度向各區縣工商部門發出通知,決定采取四大措施,幫助市民維權。
據悉,工商部門的四大措施主要包括:一、在全市范圍內加強對農產品交易市場特別是批發市場農產品經營者的法制教育;二、各級工商部門及時加強市場巡查力量,開展市場管理,對檢查中發現顏色異常的食用農產品,主動通報農業主管部門;三、針對由其負責監管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和大型商場、超市,將根據農業部門移送的檢驗報道,做好問題食品處理;四、針對市民對于可疑蘑菇的投訴,已要求各級12315指揮中心要受理消費者的此類食用農產品質量投訴,并及時移送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