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 11月23日,隨州市商務部門傳來消息,1-10月,市食用菌出口2.4億美元,拉動全市創匯穩居湖北省第三位;同日從林業局獲悉,“十一五”期間,全市完成造林面積50多萬畝,植樹3200萬株。這兩組數據說明,隨州市農業出口與生態保護實現了“雙贏”。
早期,曾有人擔心農產品尤其是食用菌出口增長,會使森林資源減少,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地提出堅持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不動搖;號召農戶在香菇、木耳生產中尋求替代原料,大力發展袋料食用菌;依法外采櫟木資源,最大限度減少本地耗材;擴大生產白靈菇、竹蓀、巴西菇、草菇等新興食用菌,將擴大出口創匯與生態環境保護扭在一起抓,堅持科學發展;引導食用菌出口龍頭企業,對各地集中種植食用菌的農戶進行訂單生產,減少農戶種植風險,增加其發展新型食用菌的積極性。同時,隨州市大力推行全民植樹造林。到今年10月底,隨州市在“十一五”期間新造林50多萬畝,植樹3200萬株,大田育苗1.9萬畝,容器育苗3550 萬袋,幼林撫育70萬畝,建成綠色通道430公里,400多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全市林地達到50.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2.3%,活立木蓄積 123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8.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個百分點。
生態發展了,促進了農業創匯增長,今年前10個月,隨州市三友、裕國、神農生態食用菌“三巨頭”創匯額分別達8185萬美元、4172萬美元、4132萬美元,其他食用菌企業出口創匯7500多萬美元。
早期,曾有人擔心農產品尤其是食用菌出口增長,會使森林資源減少,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地提出堅持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不動搖;號召農戶在香菇、木耳生產中尋求替代原料,大力發展袋料食用菌;依法外采櫟木資源,最大限度減少本地耗材;擴大生產白靈菇、竹蓀、巴西菇、草菇等新興食用菌,將擴大出口創匯與生態環境保護扭在一起抓,堅持科學發展;引導食用菌出口龍頭企業,對各地集中種植食用菌的農戶進行訂單生產,減少農戶種植風險,增加其發展新型食用菌的積極性。同時,隨州市大力推行全民植樹造林。到今年10月底,隨州市在“十一五”期間新造林50多萬畝,植樹3200萬株,大田育苗1.9萬畝,容器育苗3550 萬袋,幼林撫育70萬畝,建成綠色通道430公里,400多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全市林地達到50.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2.3%,活立木蓄積 123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8.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個百分點。
生態發展了,促進了農業創匯增長,今年前10個月,隨州市三友、裕國、神農生態食用菌“三巨頭”創匯額分別達8185萬美元、4172萬美元、4132萬美元,其他食用菌企業出口創匯75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