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集安市青石村的農民孫友成,急匆匆走進植物展區,一路打聽靈芝。原來,孫友成自得知農博園有靈芝種植展棚,便開始產生好奇,世代種植藥材的他怎么也不相信,貴為“仙草”,且常年生長在深山老林和懸崖峭壁上的靈芝,能在大棚里生長?他知道,靈芝除了有防癌、治癌的功效外,還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目前,靈芝盆景也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在一位志愿者的指引下,孫友成來到位于植物展示區東北角的靈芝展示棚。這是一棟占地百余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周邊被遮蓋得嚴嚴實實,頂部一個漏網遮光布罩在大棚上方。“果真生長著靈芝,而且都很均勻。我曾經嘗試栽種靈芝,但是沒有成功。”孫友成驚奇地說。然而,野生靈芝被搬到展棚,會不會變“味”,則是大多數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這是中科院最近兩年剛剛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選擇長白山的野生靈芝做材料,經過提取、培育及改良,最終實現了野生靈芝園區種植,且成活率和質量均不遜色于野生靈芝。”現場的專家張修林告訴記者,“從研究的結果看,無論是藥理還是食用價值都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因此,人工種植的靈芝與野生靈芝的區別不大。”
“那么,我們上哪里買菌苗?”孫友成問。
“如果你想種植,可以從我們這兒購買,也可直接聯系中科院。”張修林回答。
“種靈芝有哪些難度?大規模種植難嗎?”孫友成追問道。
張修林一一解答,還給現場農民朋友舉了個例子:一個雙陽區的農民種植了3分地,2009年,純利潤近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