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些白靈菇每公斤賣到七塊多,我這一個大棚能收入5萬元左右!”7月6日,西峽縣丁河鎮農民袁光華指著大棚里的白靈菇興奮地說。
時下,雖是食用菌生產淡季,但西峽縣農民卻忙著種植反季節白靈菇。去年以來,西峽縣結合實際大膽嘗試,鼓勵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反季節食用菌,取得了可觀的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該縣重陽鎮杜崗村菇農龐來栓去年種植了3000袋反季節白靈菇,凈收入3萬多元。今年他又擴大了種植規模,目前他的白靈菇已進入了采摘期。“俺種植的白靈菇朵形好,菇肉厚,每公斤賣到七塊五,這幾天不斷有外省客商和俺聯系收購,現在都供不應求了!”龐來栓望著盛開的朵朵白靈菇,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據了解,目前西峽縣從事反季節食用菌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多,反季節食用菌已經成為山區農民夏季增收的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