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立足資源稟賦,深入開展“產業富縣”行動,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揮比較優勢,著力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推動特色優勢產業全鏈條集群發展,走出了一條高原藏鄉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創新之路。
天祝縣堅持惠民富民,全力推動現代農業集群成勢。該縣積極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堅持向山旱地要效益、推行“牧區繁育、農區育肥、農牧互補”模式,聚力打造4個10億級產業集群,高原夏菜“一年兩茬”種植技術實驗成功并大力推廣,今年全縣種植高原夏菜17.2萬畝、藜麥6萬畝、中(藏)藥材6萬畝,袋栽食用菌9000萬袋、畦栽30萬平方米,養殖牛28.6萬頭、羊220.2萬只,高原夏菜、食用菌、牛、羊較2021年分別增加5.9萬畝、5914萬袋、8.3萬頭、59.8萬只。
該縣持續改善農業發展條件,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實施“引水上山”工程,近三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3.4萬畝、調蓄水池5座,調蓄能力從1265萬立方米提升到2117萬立方米,解決了7.7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20萬畝、5萬噸以上,良種率達98.5%以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導群眾在山旱地種植長壽豆、紫葉萵筍等高原夏菜,近三年累計推廣種植山旱地經濟作物20.7萬畝(高原夏菜4.6萬畝、中藥材16.1萬畝)。
該縣大力實施品牌興農戰略,打造區域農產品品牌體系,持續擦亮打響“一都四鄉”金字招牌,大力推行“公共品牌+企業品牌”模式,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2個,正在申報5個。天祝白牦牛肉、天祝藜麥、天祝香菇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天華肉羊新品種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新品種及配套系證書,岔口驛馬國家級保護區通過國家現場審驗,“天祝原生”在第三屆中國蔬菜品牌大會上被授予“最具影響力蔬菜區域公用品牌”。
天祝縣堅持延鏈補鏈,全力推動生態工業拓存創增,堅持互促互融,全力推動文旅產業引爆賦能。該縣著力構建文旅產業發展格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傾力打造文旅首位產業,著力構建要素齊全、產業互通、優勢聚集、特色鮮明的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緊盯打造“獨具風情的最美絲路花園”,按照“特色村十大景區+精品線”產業布局,在400公里風情線上多點布局文旅產業,系統建設抓喜秀龍至天堂(華銳民俗體驗之旅)、祁連至大紅溝(冰河康養休閑之旅)2條精品旅游線路,雪域高原繪就了一幅“青山綠水彩云間,詩和遠方在天祝”的壯麗畫卷。
該縣全力推進文旅產業項目建設,精心組織實施星級大酒店、星級民宿等重點項目,謀劃建設標準化賽馬場、高水平戶外運動基地、冰雪嘉年華、吐谷渾王族墓葬區保護利用等文旅項目14項,加快開發富有雪域高原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文創產品,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綜合效益,持續擦亮“青藏之眼·綠色天祝”品牌,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天祝體育場、抓喜秀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4個續建項目竣工投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
該縣著力提升文旅產業綜合效益,搶抓高鐵開通機遇,深入實施“引客入天”行動,舉辦“百名達人天祝行”“多彩五月·親近天祝”系列活動等特色活動100余場次,持續開展“全民跳鍋莊”展演活動,精心舉辦首屆“舞動民族風情·傳承非遺文化”鍋莊舞大賽。新建線上、線下文旅會客廳,開通入境啟發短信息,上線“碼上游天祝”網上服務平臺,在蘭州西、武威東、中川站等高鐵站設置燈箱廣告12張,認購車廂廣告3節,更新交通沿線、旅游標識牌45張,公交車輛、車站廣泛設置天祝旅游廣告,抓喜秀龍帳篷城等一批特色景點火爆出圈。上半年,全縣接待游客263.1萬人次、增長23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1億元、增長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