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雨季,被譽為“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之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山林中各類野生菌借著濕潤的氣息破土而出,一場自然界的盛宴悄然拉開帷幕。搭乘縣里大力發展野生菌產業的“列車”,這里的“山珍”從山上采摘下來,中午就能發快遞運走。截至7月21日,南華縣2024年野生菌累計交易量達3720余噸,累計交易額4.31億元。
這背后也離不開南華縣政協的傾情助推。近年來,南華縣政協通過提案辦理等履職形式,助力培強做大食用菌產業,取得了良好成效。縣政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在南華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期間,縣工商聯、雨露鄉委員小組和張東菊、胡登鳳、紫菊花委員先后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快人工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提案》《關于推動全縣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和《關于進一步加快食用菌加工企業發展的提案》。
提案提出,近年來,南華縣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壯大“一縣一業”產業實力的工作突破口,斥資3300萬元構建了南華縣電子商務產業園,打破食用菌出山難的瓶頸,全縣食用菌產業實現了突破發展。但還存在品種繁多,難以形成區域公共品牌;銷售渠道狹窄;市場銷售壓力和風險較大,食用菌精深加工嚴重滯后等困難和問題。
對此,提案提出了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加大生產技術服務力度,促進生產方式由粗放落后向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轉變。將食用菌產業與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等有機融合,不斷延長食用菌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值。充分發揮“菌貸”作用,解決食用菌產業融資難題。加強本地企業和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的合作,加大力度開展技術指導,持續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提升群眾種植技能,把食用菌產業打造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等建議。
隨后,提案得到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結合“一縣一業”野生菌示范縣項目實施,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從“傳統產業”到“特色產業”再到“支柱產業”的轉變。
張東菊委員介紹,目前,南華已出臺《南華縣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南華縣食用菌產業獎補辦法》等文件,并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從基地規模獎補、設施設備獎補、品種品牌獎補、生產銷售獎補、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對食用菌種植主體進行幫扶,并進一步加快云南·南華野生菌加工產業園建設,建成野生菌交易中心、電商物流中心、冷鏈倉儲、美食一條街、野生菌加工車間等項目,不斷推動食用菌產業從提質增效向高質高效轉變。
“這幾天我們這里正在舉辦‘第二十一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期間舉辦了一系列食、游、購、娛、文化等活動,相信南華的食用菌產業一定會越來越好。”縣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為南華縣高質量發展履職盡責、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