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是“菜籃子”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在我國東南地區已實現產業化發展。貴州山區是生產優質食用菌的理想場所,紅托竹蓀等山珍均產自貴州。“向山地要食物”,在貴州山區發展食用菌產業,既符合大食物觀發展理念,又是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依托西部山區生產食用菌的多重優勢、緊抓食用菌產業轉移的契機,貴州省積極出臺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政策,通過實施菌種保供、菌材保障、主體培育、人才培養、綠色發展“五大工程”,補齊貴州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短板,同時完成《貴州省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2年)》,產業實現裂變式發展。
目前,貴州省食用菌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八。與此同時,貴州食用菌產業的增速已由前幾年的近乎倍增式逐漸放緩,進入鞏固發展成果、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
加強特色食用菌開發和良種推廣
食用菌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傳統產區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我國食用菌產業格局呈現“南菇北移”和“東菇西擴”的發展趨勢。其主產區從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開始向西南、西北、東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貴州、四川等省逐漸成為新興的食用菌主產區。
為了突出貴州省食用菌品質優良、綠色生態的特點,推動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由數量增長向高質量提升轉變,今年,貴州省重點優化食用菌區域布局和種類結構,突出黔西北、黔西南、黔東等地區的食用菌產業區集聚效應和產業重點縣輻射帶動效應,在高質生產方式方面重點突破西北高原山區夏秋菇類生產技術集成應用和推廣,推動全省食用菌產業優化產品種類結構和提質增效。一方面,繼續突出單品優勢,探索紅托竹蓀周年化、工廠化生產,確保今年產量增長5%以上;另一方面,在大宗種類上提高平菇等品種的夏秋錯季生產量,計劃提升5%,擴大黑牛肝菌的規模化生產,全年產量增長20%以上。此外,貴州省還積極開拓鹿茸菇、白參菌、灰樹花等特色食用菌種類的銷售渠道。
特色食用菌良種是食用菌產業實現提質增效的前提。今年,貴州省推進國家食用菌種質資源庫(貴州)建設,穩定保藏香菇、黑木耳、紅托竹蓀、羊肚菌等優良菌株。設立本土種質資源人工馴化與示范項目,鼓勵開發在菌物資源普查時發現的特色資源。同時,貴州省還將與食用菌產業院士團隊和國家首席專家團隊合作,引進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等,建設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種推廣。
以高質高效生產方式助力提質增效
在多次產業調研和市場考察后,貴州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提出,“錯季生產、差異化種植”是大力推廣的高質生產方式。我國食用菌產業起步早,在東部發達地區已有多個上規模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夏秋季較熱,故而集中在食用菌旺季出產平菇、大球蓋菇和香菇等大宗性菌類,占據全國市場較大份額。依托貴州西北部烏蒙山區高海拔、冷涼氣候的特點,貴州省致力探索夏秋菇類生產技術集成應用與推廣,烏蒙山區在夏秋季出產大宗菌類,既避開了競爭力強的旺季,又能以遠高于旺季的價格出售,實現提質增效。貴州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朱國勝告訴記者,去年淡季時貴州凍菌(平菇)的產地發貨均價5元/斤,遠超旺季時全國的發貨價,畢節市赫章縣一家公司去年夏秋季出產了250多萬棒凍菌,凈賺1000多萬元,大大激發了食用菌生產單位、菇農錯季生產的積極性。事實證明,貴州成功錯季生產食用菌是踐行“向山地要食物”的積極舉措,值得大力推廣。
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工廠化種植食用菌產業既能實現食用菌增產增效,又能帶動菇農就業增收。目前,平菇、大腳桿菌、香菇等菌類在我國已有成熟的工廠化基地,為此貴州省積極探索“差異化品種+工廠化種植”的高質高效生產方式,選擇黑牛肝菌、白參菌等在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端或珍稀食用菌品種,突破其傳統種植技術實現工業化生產,在畢節市大方縣建成全國首家白參菌工廠化生產基地,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建成特色黑牛肝菌工廠化生產基地。畢節市農投菌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白參菌工廠化基地日產白參菌等珍稀菌類20噸,加之工廠化生產能保證穩定的供應量,公司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就業增收成效顯著。據該公司董事長李盡平介紹,公司吸納了200余名當地農戶到白參菌工廠化基地務工就業,去年這些農戶人均年收入達3.6萬—4萬元。
菌棒的輕簡化、集約化、自動化生產方式以及“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發展模式,已成為貴州省大力推行的食用菌高質生產方式,這些方式可以提高菌棒成品率、提升食用菌產量、保證食用菌品質安全。據了解,貴州計劃今年完成2個年產能2000萬棒以上的菌棒廠提升改造。貴州省支持引導食用菌生產經營主體完善食用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并制定《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食用菌)》,計劃創建一批食用菌生態化、標準化家庭農場,提升標準化程度。
大食物觀強調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據介紹,為引導經營主體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菌渣的肥料化、能源化、飼料化,貴州省今年計劃推廣“菌渣—有機肥(二次生產)—果(菜)園”等循環利用主要模式,在遵義道真、銅仁玉屏等地設立食用菌循環農業示范點。
“黔菌”出山是提高當地特色產業經濟效益的必然路徑。今年,貴州省還將加強建設全省食用菌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建設面向全國的食用菌產品、菌需物資交易中心,緊盯成渝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等主要消費區,擴大市場份額,推動“黔菌”出山。此外,加強培訓食用菌出口企業,提高貴州食用菌的國際競爭力。(記者 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