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鶴壁市山城區始終把產業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延長產業鏈條,使產業鏈各環節分工更加精細,裝備更加先進,聯系更加緊密,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最終探索出業態豐富多樣、三產深度融合的食用菌特色產業經濟發展之路。
優化一產,夯實三產融合發展基礎。開發綠色發展模式。應用綠色環保無公害食用菌種植技術,引進荷蘭溫室大棚模式,采用國內最先進的5G數字控制系統,智能化控制溫、光、水、氣等環境條件,模擬食用菌生長發育不同階段所要求的最佳環境,利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操作進行大規模栽培,實現標準化生產,形成了低投入、高產出的食用菌生產方式。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為迎合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與省市農科院的專業人才隊伍聯合,建立“科技+合作社+農戶”的信息共享模式,探索出羊肚菌、猴頭菇、靈芝等高端菌類品種培育途徑,提升食用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挖掘菌菇品牌效益。大力支持本區域有條件的食用菌特色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識,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創建品牌,支持農業企業通過市場融資、連鎖加盟等方式創建自有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對成功創建權威機構評選認定品牌的給予政策扶持,有效增強本地食用菌產品的附加值。
深化二產,增強三產融合發展動力。山城區把食用菌加工轉化作為提升食用菌產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和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升值。一方面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牽頭大力發展食用菌深加工產業,完善產地加工補助政策,重點支持產地加工、洗選、貯藏、保鮮、烘干、分等分級、包裝運銷等環節,有效推動了本地食用菌加工業發展。另一方面提升全鏈條整體水平。為實現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深度融合,大力開發食用菌深加工產品品種,目前已開發出速凍制品、真空包裝制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食品、保健品等,以產品多樣性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促進食用菌產品銷售,進而提升食用菌三產融合發展的帶動力量。
強化三產,拓寬三產融合途徑。發展營銷服務。建立食用菌產地營銷服務體系,通過農超、農社(區)、農企及農校等產銷對接形式,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并通過建立消費幫扶服務中心、消費幫扶專區、食用菌產業服務中心等機構,建立現代化服務網點,健全食用菌營銷服務體系。發展電子商務。將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于食用菌生產、經營、流通和銷售,建立食用菌電商銷售服務部、電商服務點,引進大型電子商務企業與當地食用菌產業開展電商合作。發展休閑農業。深入挖掘食用菌特色產業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深化農旅融合發展。利用食用菌特色,打造以食用菌為主題的休閑旅游、餐飲民俗、文化體驗、健康養生等一系列新型服務產業,挖掘食用菌產業潛力,壯大特色食用菌經濟。建設田園綜合體研學旅項目,形成集食用菌種植、加工、展示、體驗、銷售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幫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