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間現代化的空調房里,一個個菌棒整齊地排列在架子上,一簇簇鮮嫩的秀珍菇如雨后春筍般從菌包頭“露臉”,長勢喜人。工人們手拿剪刀穿梭其間,采菇、分揀、包裝、運送……2月17日,在象州縣象州鎮花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食用菌種植基地的秀珍菇溫控廠房里,一幅繁忙的勞動畫卷映入眼簾。
“基地目前有4個智能溫控廠房,可以把溫度和濕度控制在最適宜秀珍菇生長的環境,種植食用菌不再靠天吃飯,每天都可以采摘銷售,批發價16元/公斤,預計第一批采摘量有4.8萬公斤。”基地負責人相裕文說。
這是象州鎮以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積極引進龍頭企業、致富帶頭人,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鎮黨委+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方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持續深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秀珍菇產業還為周邊“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點的脫貧戶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家里有兩個小孩,還有一個90多歲老人需要照顧,我在家門口上班,可以照顧家庭,非常方便。”經過培訓掌握食用菌技術并住在“老鄉家園”的脫貧戶楊玲說。
“下一步,我還要擴大產業,做大做強優質食用菌產業鏈,計劃擴建食用菌烘干生產車間,打造象州食用菌干菌品牌。”談到今后打算,相裕文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