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龍場營鎮,天高云淡,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在天麻基地里,農技人員正忙著對林下仿野生天麻進行測產。測產專家組按照測產程序,采取隨機取樣法,隨機抽取種植基地幾處小塊種植地,測量地塊面積,稱出天麻重量,通過相應的計算公式,科學測出辣椒的畝產量。
采收、裝袋、測量、稱重……在經過一系列嚴謹科學的測產程序后,經過測算得出血紅天麻平均12.16公斤/平方米;林下創新性育種平均13.98公斤/平方米,測產結果超出預期,意味著今年天麻將能取得豐收,同時,有利于提高天麻種植的產量和利潤空間,促進七星關區天麻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全面推進七星關區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七星關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面積達250萬畝,林地資源豐富,林下有豐富的腐殖質,有適宜天麻生長的微生物群體。從70年代起,七星關區就開始發展人工種植天麻,80年代開始規模化發展,90年代,便有“天麻之鄉”之稱。
天麻產業作為七星關區主導產業之一,常年保持天麻種植10萬畝左右,年產天麻3萬余噸,綜合產值近12億,形成烏天麻產業帶、紅天麻產業帶和雜交天麻產業帶的發展格局,實現了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七星關區充分發揮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霧”的地理優勢,向綠水青山“問道”,通過創新“1+N”發展模式推動天麻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全區從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