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200畝的山場,種的都是麻櫟樹,過去燒制櫟炭不僅有污染而且效益低,后來決定把山場麻櫟粉碎加工成菌棒,種植香菇。”近日,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桂瑩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本明說。
??據介紹,王本明投入100多萬元,建成現代化物聯網系統香菇大棚10個。“這幾年,區政府一直將涉農項目資金重點向我們食用菌產業傾斜,在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種植、加工、品牌、宣傳中都給予資金支持,這堅定了我們發展信心。”王本明高興地表示,農場現在每年產香菇約30萬斤,年產值約240萬元。
??南譙區是我省食用菌發展重點縣(區),近年來,該區立足人工麻櫟林資源優勢,聚焦“林農一體化”發展,優化特色產業布局,做足食用菌產業升級文章,拓展現代農業發展“新空間”,全面構建以設施農業、綠色農業、休閑農業與智慧農業為核心的現代食用菌產業體系。
??南譙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立足35萬畝人工麻櫟林資源優勢,積極與安徽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滁州學院等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加強技術研發攻關,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區食用菌種植面積1000畝,經營主體18家,上海豐科、金穗食用菌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2億元。
??位于南譙經濟開發區的滁州豐科食藥用菌產業園內,機器轟鳴,日產120噸金針菇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正加緊建設中。
??為打造長三角區域食藥用菌研發、生產和貿易工廠化生產基地,今年5月,從事高品質木腐菌生產的上海豐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落戶南譙。“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運營,該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6億元,帶動就業超過500人。”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該區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食用菌去渣、洗凈、分揀、包裝等初級加工的同時,積極向下游延伸產品鏈條,引進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和加工專利技術,開發生產香菇醬、罐頭等各類食品,利用殘次菇及菇柄加工即食食品、休閑食品、調味品、湯料包等,不斷促進食用菌產業從傳統的粗放經營,轉向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實現全產業鏈發展。記者 湯 超 本報通訊員 姚童玲 于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