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商洛,小木耳做成了大產業。僅2023年上半年,全市發展木耳1.26億袋,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農產品。
商洛,地處秦嶺腹地,氣候溫和濕潤,林木資源和野生食用菌種資源豐富,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創造了“地利”環境。
近年來,商洛市將“小木耳,大產業”式特色食用菌產業作為全市首位農業產業,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實現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
在商洛市山陽縣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智能溫控菇房內,一朵朵海鮮菇在多次發酵、基料滋養下茁壯成長,經過工人們小心采摘,直奔各大城市餐桌。
“我們海鮮菇通體潔白如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富含18種氨基酸,市場需求量很大。”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工作人員武晴晴介紹,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是一家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種植、研發、培訓、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現已建成了6000萬袋菌袋自動化生產區、年產1200萬袋海鮮菇工廠化生產區、和年產1000噸食用菌產品深加工包裝區。
“通過工廠化生產模式,我們一年四季都有可售食用菌,日采收量可達25噸。近期海鮮菇的價格可以賣4-5元一斤,供不應求。”技術總監黃國燦說。目前,產業園帶動全縣發展經營主體121家,發展食用菌8000萬袋,實現綜合產值16億元,1.89萬戶農戶鑲嵌在食用菌產業鏈上。
在商洛市的重點培育下,全市像和豐陽光食用菌產業園一樣的龍頭企業已有20余家,已開發食用菌系列加工產品41類140種。商洛市食用菌產業進入以功能農業為主攻方向的農業3.0時代。
據了解,商洛市現累計建設食用菌生產基地653個、設施大棚3.7萬個、建成標準化菌包生產線63條、全程工廠化生產企業24家,其中2023年新建生產基地54個、設施大棚1072個、標準化菌包生產線1條、全程工廠化生產企業1家。
截至8月份,全市發展食用菌4.57億袋、鮮品產量27.5萬噸,一產產值22.9億元,二產產值達到24.36億元,三產產值11.852億元。
如今,“小木耳,大產業”式特色食用菌產業在商洛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