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河北省邯鄲市魏縣現代農業開發區的河北綠珍食用菌有限公司,一排排銀耳房內,一朵朵潔白的銀耳如花綻放,工人們正挽起袖子緊張地采摘。
銀耳作為我國傳統的食用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本草綱目》與《神農本草經》中都有其功效的記載。近年來,魏縣依托適宜的土壤氣候條件,大力打造銀耳產業,使其成為當地綠色食品產業的一張名片。
“公司占地348畝,年產銀耳、雪耳1700萬棒,年產值1.5億元。”河北綠珍食用菌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全軍說,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已帶動全縣4個鄉鎮建起了168個銀耳出菌車間,每天有10余噸“魏小耳”鮮銀耳、干銀耳、銀耳蓮子羹、銀耳燕窩羹等特色食用菌產品進入市場,帶動網上網下營銷、運輸、務工等2500余戶、萬余人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作為省、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河北綠珍食用菌有限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新產品研發進度,探索出一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共同致富的新路徑。
據介紹,該公司從福建古田引進銀耳新品種進行試種之初,古田銀耳菌種有點“水土不服”,經過科研人員一年的馴化,菌種的生長已經適應了河北當地的氣候條件,通過對品種、設施大棚、設備進行改良升級,讓古田銀耳在魏縣“落地開花”。
“銀耳生長的環境需要恒溫,公司采用的愛爾蘭大棚,以空調為主要設備,適宜的溫度保證了銀耳一年四季生長,培育出來的銀耳產量高、品質好,在北方很有發展潛力。”公司特聘技術專家黃盛強說。
近年,該公司通過加強和完善銀耳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一體化等設施設備,建立銀耳優質、高效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提升銀耳種植科技水平,定期聘請專家團隊開展食用菌種植技能培訓,提升科技發展能力和產業工人技術水平,建設銀耳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穩步推進了銀耳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目前公司主要生產干銀耳、鮮銀耳、銀耳紅棗蓮子湯等產品,主要采取線上、線下以及社區團購平臺等營銷方式,銷往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城市。”公司副總經理周玉浩說,他們正在探索將水果、蔬菜、堅果等加入銀耳中去,生產適應不同人群口味的銀耳產品,讓舌尖上的美食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