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鮑菇、真姬菇、白玉菇……當這些大小不一的菌類,白白胖胖、整整齊齊長在現代化車間里。傳統農業和現代產業的蓬勃生機,撲面而來。
在四川南充西充縣,臨江新區西充片區的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滿載運行。2023年,他們還將在延伸產業鏈方面花大功夫、下大力氣。
新年“上新” 日產各類食用菌80余噸
2月7日,四川南充市西充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區,臨江新區西充片區的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喜慶的紅燈籠和春聯,還散發著年味,生產更是一片熱火朝天。在這里,杏鮑菇有幾十個不同型號,工人正按照不同的大小長短對杏鮑菇進行包裝分級,長度從3厘米到24厘米不等。
新年才開始,新的品種已經“上新”。
“2023年我們已經推出的新品種——猴頭菇,市場前景廣闊。”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公司研發生產的猴頭菇、金耳、銀耳等6個新品種已經全面上線,現在供不應求。
為了趕生產、保銷量,該公司近400余名工人于大年初四全部到崗。目前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載運行,日產各類食用菌80余噸。
“搶勢”開局 奮力實現經濟發展“開門紅”
走進星河,不同生產線,成排的菌類長勢正旺,清新的食用菌芳香充盈車間。
生產過程實現全程可控制、可追溯,產品綠色環保,這里生產的各種菌類頗受消費者青睞,遠銷歐美、東南亞市場。
放眼全國,當前食用菌預制菜起勢。作為生機臨江新區西充片區的龍頭企業之一,星河生物為代表的西充縣食用菌現代農業園,正“搶勢”開局。
“研判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在延伸產業鏈方面花大功夫、下大力氣。”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相力介紹,該公司與科研院校和專家學者聯合,進一步深入研發,在源頭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持支撐。
同時,在食用菌深加工方面,2023年,計劃在西充建設一個食用菌為主體的預制菜項目。“這個項目的建成,將極大提升食用菌附加值,也可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稅收。”
不負春光開好局,馬不停蹄勇爭先。封面新聞記者從西充縣了解到,新年伊始,該縣各企業陸續開工,生產現場繁忙有序。針對節后復產熱潮,南充臨江新區西充管委會、商經信局、經合外局、就業局、農民工服務中心等多家單位積極行動。入園區、進企業、下車間,通過現場辦公等活動,全力做好服務“文章”,多方面助力企業有序返崗復產,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