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立春了,冬春之交的氣溫較低,十分適宜銀耳、猴頭菇等菌菇生長。連日來,古田縣吉巷鄉菇農搶抓農時,紛紛投入食用菌生產,積極應對產銷旺季。
吉巷鄉是古田縣的食用菌生產重鎮,盛產銀耳、猴頭菇等食用菌,去年食用菌產量預計約16萬噸、產值7.8億元。去年,該鄉還入選“十四五”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備選名單,新增永安村為省級、渭洋村為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在全縣率先開展食用菌“數字大腦”供應鏈數據采集工作試點。
在數字賦能食用菌產業的基礎上,該鄉加大傳統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力度,提升本草銀耳、前洋坂大球蓋菇等高價值菌種市場份額,吸引多家精深加工企業落戶。不僅如此,隨著前垅猴頭菇光伏基地、電熱泵烘干灶聚集區、坂中銀耳光伏基地等現代化生產基地建設不斷推進,當地食用菌主導產業發展蹄疾步穩。
記者在吉巷鄉前垅村看到,菇棚“光伏+”示范項目已頗具規模,棚下的猴頭菇長勢良好,菇農正忙著整理菌棒、采收菌菇。該項目已建設完成30畝,當前已投用裝機容量約2.5兆瓦,全部建成后裝機容量約3.16兆瓦,目前入駐9戶農戶,種植猴頭菇40萬筒。
據了解,近年來,古田縣大力發展以食用菌、果蔬、紅曲為主的“3+N”特色產業,通過建強食用菌產業鏈條,打造食用菌科研強縣,全力推進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00億元,“中國食用菌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